时间: 2025-05-07 22: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1:51
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话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卮,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
海风吹来,云彩被驱散,池塘的雨点急速地打在荷叶上。虚空的堂屋里,西窗敞开,晚间的凉气吹入。我们在这里谈论彼此的生平,所说的事情一点也不相干。我初步探索《易经》的奥妙,知道了“大衍”之数有五十。宇宙的根本原因,君臣的关系如同排角一般。谈论历史书籍和星象的吉凶,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加抑制。巨大的恶与伟大的美相互参杂,细微的显现又岂能相互影响。陈疏的忠诚在于你我之间,从未与朋友争执。文章蕴含着宇宙的元气,天地从中得以呼吸。光明吞噬着日月的光辉,陡峭的古崖却又显得涩滞。深邃的讨论发掘贤圣的智慧,暗处的涌流仿佛听见鬼神的哭泣。夜深了,我索要酒杯,快意地频频举杯。还未说完,天已破晓,四周仿佛如同春蛰般苏醒。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村,晚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夜谈之时,体现了作者对哲理、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借夜话映射出对宇宙哲学的探索。
《永叔进道堂夜话》是一首诗意深远的作品,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描绘了海风和池雨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接着,诗人转入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思考,与友人畅谈彼此的经历,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初探易之奥”和“大衍遗五十”,不仅是对《易经》的探索,也象征着对宇宙规律的追求。随后的“言史书星瑞”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暗示着人类事务与自然法则的交织。诗人通过这些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他对忠诚、正义以及人际关系的理解,表达了对世事的清醒认识。
最后,诗人以饮酒作结,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快意与洒脱,虽然夜已深,但思绪依然活跃。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哲思的交融,展现了梅尧臣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探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夜深人静之际,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流,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初探易之奥”指的是?
A. 对音乐的探索
B. 对《易经》的研究
C. 对历史的讨论
D. 对自然的观察
诗中描述的环境主要是?
A. 盛夏的炎热
B. 冬天的寒冷
C. 晚上的凉爽
D. 早晨的温暖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B. 诗人对酒的热爱
C. 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D. 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1. B 2. C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的诗往往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梅尧臣的风格更加清新自然,而杜甫则更注重历史与社会的沉重感。两位诗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