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2:14
三峡歌
作者: 陆游 〔宋代〕
我游南宾春暮时,
蜀船曾系挂猿枝。
云迷江岸屈原塔,
花落空山夏禹祠。
我在春末时节游览南宾,
曾在蜀船上停靠在猿猴的树枝旁。
云雾迷蒙江岸的屈原塔,
花瓣飘落在空山的夏禹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屈原塔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夏禹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象征着治理水患和为民服务的精神。这两处典故的运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涵盖爱国、抒怀、咏物等多个主题,风格豪放而又细腻。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三峡歌》创作于陆游晚年,恰逢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三峡的自然风光,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铭记与敬仰。
《三峡歌》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思考。首句“我游南宾春暮时”以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引导人们进入诗人游览的场景。接下来的“蜀船曾系挂猿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蜀船停靠在猿猴栖息的树枝上,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云迷江岸屈原塔”则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屈原的塔与江岸云雾交融,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具历史感的场景,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而“花落空山夏禹祠”则通过花落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夏禹的祠堂在空山中显得孤寂而庄重,象征着对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三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峡歌》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屈原塔”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屈原
C. 夏禹
诗中“云迷江岸”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天气晴朗
B. 自然的神秘感
C. 人与自然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三峡歌》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在描绘自然景色上有相似之处,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历史文化的融入,李白则更强调瞬间的美感与情感的宣泄。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游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