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6:13
一曲晓风残月,数声铁板铜琶。
兴酣落笔走龙蛇。谁信曲高和寡。
世事水中捞月,人情雾里看花。
浮生一半寄红牙。笑骂由他笑骂。
清晨的微风拂过,残月高挂,伴随着几声铁板和铜琶的乐音。兴致勃发时,笔落如龙蛇般奔放,谁又能相信高雅的乐曲总是难以引起共鸣?世间的事情就像在水中捞月,人情就像在雾中看花,朦胧而难以捉摸。浮生的一半寄托在红色的牙牙学语中,任由他人笑骂,我自岿然不动。
傅熊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闻名。他的诗风受到李白等诗人的影响,善用自然意象,表达个人情感。
《西江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音乐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艺术和世事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身地位与社会关系的认知与反思。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结合音乐的元素,传达了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晓风残月”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早晨,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数声铁板铜琶”,则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活力与生命力,音乐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
“兴酣落笔走龙蛇”展示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灵动,笔墨如龙蛇般游走自如,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与奔放。然而,“谁信曲高和寡”则引入了对艺术的反思,诗人意识到高雅的艺术往往难以得到大众的共鸣,这一层次的转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省,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世事水中捞月,人情雾里看花”,使用了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人们在世事与人情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无奈,仿佛一切都是虚幻的,难以捉摸。最后一句“浮生一半寄红牙,笑骂由他笑骂”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尽管生活充满嘲讽与批评,但他选择随遇而安,对人生抱有一种豁达的心态。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示了傅熊湘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哲学。
诗中“晓风残月”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场景?
“曲高和寡”中的“曲高”指代什么?
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