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49
地多种竹堪容鹤,池不栽莲恐碍鱼。
小径荒苔人不到,闭门间学换鹅书。
这片土地上种了许多竹子,可以容得下白鹤;而池塘里不种莲花,怕会妨碍鱼儿。
小路上长满荒苔,已经没有人来走动;我关上门,专心在这里学习写字。
黄庚,宋代诗人,字德明,号白云,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闲适、清雅的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脱俗。黄庚的诗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杂咏》创作于黄庚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作品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杂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首句“地多种竹堪容鹤”中,竹子的生长与白鹤的栖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而白鹤则代表了高洁的志向,二者的和谐共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池不栽莲恐碍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关注。莲花与鱼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生态的平衡,诗人担心人为的改变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体现了他对生态环境的深刻思考。
“小径荒苔人不到”则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环境,荒凉的小路充满了时间的沉淀,暗示着人们对自然的遗忘。最后一句“闭门间学换鹅书”则展现了诗人对学习与自我修养的执着,尽管外界喧嚣,他仍然选择关上门,静心学习,体现了内心的坚定与宁静。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清新脱俗的生活理想。
诗中“地多种竹堪容鹤”中的“竹”象征什么?
诗人选择闭门学习,体现了他对什么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莲”在诗中是象征什么?
黄庚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庚更侧重于自我修养与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都反映了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