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3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32:42
赠大禅寺昉上人
作者: 黄庚 〔宋代〕
佛屋参差傍水涯,
天然富贵属僧家。
油幢碧立当轩竹,
步障红围绕槛花。
隐隐磬声春书永,
停停塔影夕阳斜。
白头道者留连客,
自汲山泉煮石茶。
这首诗描绘了大禅寺的优美景色和宁静氛围。寺庙的建筑参差不齐,依偎在水边,给人一种自然的富贵感,这种富贵是属于僧侣的。寺前的油幢(佛教的灯具)在青竹的映衬下愈加显眼,围栏周围盛开着红花。隐约传来的磬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永恒,而夕阳的余晖洒在塔影上,显得格外迷人。白发老道士在此留连忘返,自己取山泉水煮茶,享受这份宁静与悠然。
作者介绍:黄庚,字景深,号岚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庚游览大禅寺时,受到寺庙环境与僧侣生活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禅寺的风貌与氛围,诗人用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佛屋参差傍水涯”,让人感受到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水边景象。接下来的“天然富贵属僧家”,则将注意力引向了僧侣的生活,强调了自然之美与精神富贵的结合。
“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前的景致,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隐隐磬声春书永”,则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平和。最后,白头道者自汲山泉煮石茶的画面,象征着隐者的自得其乐,进一步突出了诗中所营造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音韵的和谐,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禅宗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教文化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油幢碧立当轩竹”中“油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头道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黄庚的诗更侧重于佛教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哲思。两者在意象上都有山水的存在,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