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29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
月满竹乡乘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
通玄道士苦心修行,坐在这里看着桑田几度变迁。
云间的屋子苔藓封住了烧药的灶台,微风中树林花落,正煮着茶。
剩下的粮食只有青松可以啖食,但他年老的时候却应没有白发。
月亮满了竹乡,他乘鹤而去,想邀请子晋一起学习吹笙。
黄庚,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与道教、自然、隐逸生活相关。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这首诗是在道士修行的环境中写成,反映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这首《赠通玄观道士竹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道士通玄的修行生活。诗的开头以“苦修行”引入,强调了道士修行的艰辛与执着,接着通过“坐见桑田几变更”一语,借助桑田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此处不仅仅是对道士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是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一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修行氛围,体现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种生活方式,不追求奢华,而是选择简朴,似乎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后两联则引入了对老年与友谊的思考。“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不仅表达了道士的简单生活,也暗示着长生不老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月满竹乡乘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则展现了道士对艺术与友谊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在意境上超脱,强调了道教的思想与对自然的归属感,令人向往并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生不老和友谊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通玄道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桑田几变更”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