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时间: 2025-04-26 19:17:18

诗句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8

原文展示: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张栻 〔宋代〕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白话文翻译:

进入门内,我认出了那碧绿的溪水,顺着溪流,我找到了它的深源。 回想我以前来这里,至今已经过了七个寒暑。 人事变化无常,但寒冷中的花朵依然存在。 那位堂堂的武夷老人,他的道义受到世人的尊敬。 他永远像掌握着雨水的手,用琴书装饰着他的园地。 当时的行走之地,现在仍然能想象到他的温和笑声。 我喜欢这亭子下的水,它坚固得像玻璃盆一样。 晴天时看浪花涌动,静谧时见鱼儿翻腾。 从早到晚,日月交替,俯仰之间,映照着天地。 因此我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倚着栏杆,更加无言。

注释:

  • 入门认溪碧:指进入书堂,立刻认出了那条碧绿的溪水。
  • 循流识深源:顺着溪流,找到了它的源头。
  • 七寒暄:指七个寒暑,即七年。
  • 寒花故犹存:寒冷中的花朵依然存在,比喻坚韧不拔。
  • 堂堂武夷翁:指胡文定公,武夷是他的别号。
  • 永袖霖雨手:比喻胡文定公像掌握着雨水的手,象征他的学问和智慧。
  • 琴书贲丘园:用琴书装饰他的园地,指他在书堂中读书弹琴。
  • 固若玻璃盆:形容水的清澈和坚固。
  • 潜鳞翻:指水中的鱼儿翻腾。
  • 朝昏递日月:从早到晚,日月交替。
  • 俯仰鉴乾坤:俯仰之间,映照着天地,指观察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访问胡文定公的书堂时所作。胡文定公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的书堂位于碧泉旁,环境幽静,是读书的好地方。张栻在此回忆往昔,感慨人事变迁,同时表达对胡文定公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堂的环境和回忆往昔,表达了诗人对胡文定公的敬仰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描绘了书堂的自然环境,清新脱俗。“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直接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敬仰。最后,“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则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无言的沉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诗。

诗词解析:

  •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这两句描绘了书堂的自然环境,通过“溪碧”和“深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通过“七寒暄”的比喻,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
  •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这两句通过对比人事的变迁和寒花的坚韧,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敬仰,通过“堂堂”和“道义世所尊”的描绘,突出了胡文定公的崇高地位。
  •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这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胡文定公的学问和智慧,以及他在书堂中的生活。
  •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这两句通过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胡文定公的温情。
  •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这两句通过比喻,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坚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这两句通过对比晴天和静谧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这两句通过描绘日月的交替和天地的映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无言的沉思,通过“倚槛”和“忘言”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固若玻璃盆”比喻水的清澈和坚固,“永袖霖雨手”比喻胡文定公的学问和智慧。
  • 拟人:如“寒花故犹存”将寒花拟人化,表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 对仗:如“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通过对比晴天和静谧时的景象,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胡文定公的敬仰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书堂环境的描绘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溪碧: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
  • 深源:象征学问的深邃和源远流长。
  • 寒花:坚韧不拔的精神。
  • 武夷翁:胡文定公的崇高地位。
  • 霖雨手:胡文定公的学问和智慧。
  • 玻璃盆:水的清澈和坚固。
  • 浪花涌:晴天的自然景象。
  • 潜鳞翻:静谧时的自然景象。
  • 日月:时间的流逝。
  • 乾坤:天地的映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入门认溪碧”中的“溪碧”指的是什么? A. 书堂的墙壁 B. 书堂的溪水 C. 书堂的花园 D. 书堂的书籍

  2. 诗中“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B.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C. 诗人对自然的观察 D. 诗人对人事的感慨

  3. 诗中“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中的“武夷翁”指的是谁? A. 张栻自己 B. 胡文定公 C. 朱熹 D. 吕祖谦

  4. 诗中“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中的“玻璃盆”比喻了什么? A. 水的清澈 B. 水的坚固 C. 水的流动 D. 水的深度

答案:

  1.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读书的感悟和对学问的追求。
  • 吕祖谦的《读书台》:描绘了读书的环境和读书的乐趣。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读书的感悟和对学问的追求,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敬仰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深邃和源远流长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诗歌创作背景。
  • 《胡文定公传》:详细介绍了胡文定公的生平和学问,有助于理解诗中对胡文定公的敬仰。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匏有苦叶 雄雉 国风·邶风·凯风 击鼓 终风 国风·邶风·日月 国风·邶风·燕燕 国风·邶风·绿衣 国风·鄘风·柏舟 驺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魆地里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子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翘舌音字大全_翘舌音汉字详解与学习 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古今一辙 含春字的诗句大全_带春字的经典诗句赏析 有来无回 各行其志 震恚 拼音jue的汉字全收录_jue的汉字发音详解 蹶张士 提手旁的字 不成一事 筚门圭窦 百开头的成语 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