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时间: 2025-05-02 19:56:17

诗句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7

原文展示: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张栻 〔宋代〕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眼前的一切都像晶莹剔透的琼瑶玉石,我并未觉得那郁蓝的宫殿有多遥远。石壁上的长林间,冰柱纷纷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玉佩在高空回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瑶:美玉,此处比喻雪的洁白晶莹。
  • 郁蓝:深蓝色,此处指宫殿的颜色。
  • 冰箸:冰柱。
  • 锵然:形容声音清脆。
  • 玉佩:古代贵族佩戴的玉制饰品,此处比喻冰柱落下的声音。
  • 层霄:高空。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栻和朱熹(字元晦)的诗作,朱熹原诗已佚,张栻此诗应是在欣赏林间残雪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遥远宫殿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张栻的这首《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以雪后林间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琼瑶”、“冰箸”、“玉佩”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冬日画卷。诗中“眼中光洁尽琼瑶”一句,以琼瑶喻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世界的纯净与美丽。“未觉郁蓝宫殿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权贵的超然态度,不以宫殿的遥远为念,更注重眼前自然的美景。后两句“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通过冰柱落下的声音,增添了诗的动感和音乐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敏感捕捉和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中光洁尽琼瑶”:诗人用“琼瑶”比喻雪的洁白晶莹,形容雪后世界的纯净美丽。
  2. “未觉郁蓝宫殿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权贵的超然态度,不以宫殿的遥远为念。
  3. “石壁长林冰箸落”:描绘了石壁上长林间冰柱纷纷落下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动感和画面感。
  4. “锵然玉佩响层霄”:通过冰柱落下的声音,比喻为玉佩在高空回响,增添了诗的音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琼瑶”比喻雪的洁白晶莹,用“玉佩”比喻冰柱落下的声音。
  • 拟人:将冰柱落下的声音拟人化为玉佩的响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权贵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瑶:比喻雪的洁白晶莹。
  • 冰箸:冰柱,增添了诗的动感和画面感。
  • 玉佩:比喻冰柱落下的声音,增添了诗的音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琼瑶”比喻的是什么? A. 玉石 B. 雪 C. 冰柱 D. 宫殿
  2. “未觉郁蓝宫殿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向往宫殿 B. 对宫殿的淡然 C. 对宫殿的恐惧 D. 对宫殿的思念
  3. “石壁长林冰箸落”中的“冰箸”指的是什么? A. 冰柱 B. 冰块 C. 冰花 D. 冰霜
  4. “锵然玉佩响层霄”中的“锵然”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冰柱落下的声音 D. 鸟鸣声

答案:1. B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描绘春日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前者侧重冬日雪景,后者侧重春日生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诗作,有助于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白菊 淮南菊 红薇菊 寒菊 孩儿菊 观音菊 甘菊 粉团菊 对菊怀古 滴滴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卿贰 麥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目不给赏 神魂飘荡 鼻息如雷 耳刀旁的字 文成履 骨字旁的字 清修 破桐之叶 包含旃的词语有哪些 邕熙 霜蓬 山童石烂 身字旁的字 包含怔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