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二 凤箫台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二 凤箫台》

时间: 2025-04-26 13:54:33

诗句

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

幸有山头月,怜来入酒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33

原文展示: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二 凤箫台
作者: 宋濂

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
幸有山头月,怜来入酒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箫声的演奏者已经离去很久,朱雀也没有再飞下来。幸好山顶的明月,怜悯地照进我的酒杯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 :指演奏箫的乐师。
  • 朱鸟: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通常指朱雀。
  • 幸有:幸好有。
  • :怜悯、可怜。
  • 入酒杯:照射进我的酒杯。

典故解析:

  • 朱鸟:朱雀是四象之一,象征南方和火,常用来表示美好和吉祥。《山海经》中记载了朱雀的种种神话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诗人,号白云山人,后世尊称其为“元代诗宗”。宋濂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诗人游览玄麓山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孤独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描绘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乐师的离去象征着往日美好时光的消逝,而朱鸟的缺席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难得与短暂。接下来的“幸有山头月”,则是转折的所在,山顶的明月虽是孤独的存在,却也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最后一句“怜来入酒杯”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月光倒映在酒杯中,表现出一种诗意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深邃,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孤独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箫史去已远:箫声渐渐远去,乐师似乎已经离开很久,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2. 朱鸟不下来:象征着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缺失,朱雀的缺席让人感到失落。
  3. 幸有山头月:转为积极的情感,山顶的明月仍在,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存在。
  4. 怜来入酒杯:明月照进酒杯,形成一种诗意的孤独,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柔情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箫声的远去与明月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月亮赋予情感,表现出它的怜悯,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悟,展现了在失去之后依然能找到内心慰藉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音乐与美好记忆。
  • 朱鸟:象征理想与美好,代表逝去的时光。
  • 山头月:象征希望与孤独中的慰藉。
  • 酒杯:象征生活的苦涩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箫史去已远”中的“史”指什么? a) 历史
    b) 乐师
    c) 知识

  2. 诗中提到的“朱鸟”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缺失
    b) 自然景色
    c) 孤独感

  3. “幸有山头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愤怒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凤箫台》在意象上都运用了月亮,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与月共饮的豪情,而宋濂则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孤独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翦梅(梅) 千秋岁 水调歌头(登赏心亭怀古) 浪淘沙(朱都大和荆州作,次韵谢之) 如梦令(元宵席上口占) 皇初平将入金华山 萧史携弄玉上升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惨白 善善恶恶 开话 眠花醉柳 开利除害 矢字旁的字 形诸笔墨 一井 包含萌的词语有哪些 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家传户颂 口字旁的字 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漏亡 活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