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25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云朵归向高高的山岭,世人看来却是无心的。
矫健的鸟儿在高空飞翔,遥远地栖息在故乡的树林里。
南方虽然温暖,腊月的天气却容易变得阴冷。
唯恐多风雪的天气,幽静的约会未能如愿以偿。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表达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禅意。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与心灵的融合。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梅尧臣归隐山林后,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喧嚣的淡漠,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梅尧臣的《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高山上的云彩,仿佛在说自然界的事物是随心所欲的,甚至云彩的漂浮也显得无心无意。在这里,诗人以云为象,暗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接着,诗人提到矫健的鸟儿,它们在高空自由飞翔,似乎在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自由与宁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
而后,诗人转而关注到腊月的寒冷,尽管南方的气候相对温暖,但冬季的阴冷依然让人感到不适。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风雪的担忧,这不仅是对自然天气的惧怕,更是对即将来临的孤独与失落的预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个诗人的高深境界及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将云彩与人心的无心相提并论),对仗(如“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画面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沉醉,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变幻的环境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诗中“幽期”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