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谢杨成之寄梅

《洞仙歌 谢杨成之寄梅》

时间: 2025-05-03 21:36:56

诗句

陇头潇洒,辜负寻芳眼。

浪蕊浮花问名懒。

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祇恐怕,绿叶成阴子满。

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

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

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是一种春风、待争寒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6:56

原文展示:

陇头潇洒,辜负寻芳眼。浪蕊浮花问名懒。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祇恐怕,绿叶成阴子满。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是一种春风待争寒煖。

白话文翻译:

在陇头的花丛中,悠然自得,却辜负了那些寻找花香的目光。浪花上的花瓣轻轻摇曳,我懒得去问它的名字。即便我看着驿使带来的春天,心中却只怕,绿叶遮住了阳光,果实满枝。暗香依旧吗?月亮已落,星辰参差,惆怅的梦境在罗浮山变得短暂。幸好有故人的情谊依旧未减,像西湖的美景,我的黄昏时分也只是一半的花月。更何况南边的枝条和北边的枝条,都是春风中等待争斗的寒暖。

注释:

  • 陇头:指的是山坡上,通常用来指代美丽的花境。
  • 辜负:辜负、失去机会。
  • 寻芳:寻找花香的游人。
  • 浪蕊:在花瓣上摇曳的花蕊。
  • 驿使:指代驿站的使者,象征带来春天的信使。
  • 绿叶成阴:绿叶繁茂,遮蔽阳光。
  • 暗香无恙:指隐藏的香气是否依旧。
  • 惆怅:忧伤、怅惘的心情。
  • 罗浮:指罗浮山,象征梦境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俊民,金朝诗人,生平资料有限,但其作品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写于金朝时期,正值诗歌繁荣的年代,诗人表达了对故人、春天和自然景色的思念与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故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的“陇头潇洒”引入了一个优雅的自然场景,赋予整首诗一种轻松的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辜负寻芳眼”,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诗人在对春天的向往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驿使带得春来”,展现了春天如期而至的期待,但随之又提到“绿叶成阴子满”,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可能被繁茂的绿叶所掩盖,反映了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诗人提到与故人情谊的深厚,暗示尽管外在的景色变化无常,内心的情感却是恒久不变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头潇洒: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自然景象。
  2. 辜负寻芳眼:表达了对寻找花香的游人的歉意。
  3. 浪蕊浮花问名懒:即使花开如浪,诗人也不愿去探问它的名字,体现了一种淡然。
  4. 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期待春天的到来。
  5. 祇恐怕,绿叶成阴子满:担心美景被繁茂的绿叶遮掩。
  6. 暗香无恙否:询问隐藏的香气是否仍然存在。
  7. 月落参横:月亮已落,星辰参差,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8. 惆怅罗浮梦魂短:梦境和情感的短暂令人感到惆怅。
  9. 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故人情谊如西湖之美,依旧深厚。
  10. 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暗示自己在黄昏时分与故人共享的美好时光。
  11. 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思考南北枝条的选择,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经历。
  12. 是一种春风待争寒煖:春风中有寒暖之争,暗示着生活的多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信使,传达了春天生命的流动。
  • 拟人:花蕊与春风赋予生命和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是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花月: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回忆。
  • 故人:象征着珍贵的情谊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驿使”指什么? A. 驿站的信使
    B. 春天的象征
    C. 游人的代表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人的怀念
    B. 春天的美好
    C. 生命的短暂与珍惜

  3. “暗香无恙否”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香气依然存在吗?
    B. 是否有暗香飘逸?
    C. 香气是否消失?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杜甫的《春望》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感慨,但其情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女性视角的柔美。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现上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不同理解。

相关查询

西江月 长相思 卜算子 愁倚阑/春光好 如梦令 水调歌头(赵倅生辰) 点绛唇 蝶恋花 菩萨蛮 满庭芳·兰畹霜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雀蒙眼 离列 珠盘玉敦 鼻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言不二价 犒赐 胡搅蛮缠 五典三坟 逾墙窥隙 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畏缩逡巡 行字旁的字 一手独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