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6:56
陇头潇洒,辜负寻芳眼。浪蕊浮花问名懒。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祇恐怕,绿叶成阴子满。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是一种春风待争寒煖。
在陇头的花丛中,悠然自得,却辜负了那些寻找花香的目光。浪花上的花瓣轻轻摇曳,我懒得去问它的名字。即便我看着驿使带来的春天,心中却只怕,绿叶遮住了阳光,果实满枝。暗香依旧吗?月亮已落,星辰参差,惆怅的梦境在罗浮山变得短暂。幸好有故人的情谊依旧未减,像西湖的美景,我的黄昏时分也只是一半的花月。更何况南边的枝条和北边的枝条,都是春风中等待争斗的寒暖。
作者介绍: 李俊民,金朝诗人,生平资料有限,但其作品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写于金朝时期,正值诗歌繁荣的年代,诗人表达了对故人、春天和自然景色的思念与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这首诗《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故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的“陇头潇洒”引入了一个优雅的自然场景,赋予整首诗一种轻松的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辜负寻芳眼”,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诗人在对春天的向往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驿使带得春来”,展现了春天如期而至的期待,但随之又提到“绿叶成阴子满”,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可能被繁茂的绿叶所掩盖,反映了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诗人提到与故人情谊的深厚,暗示尽管外在的景色变化无常,内心的情感却是恒久不变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是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驿使”指什么?
A. 驿站的信使
B. 春天的象征
C. 游人的代表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人的怀念
B. 春天的美好
C. 生命的短暂与珍惜
“暗香无恙否”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香气依然存在吗?
B. 是否有暗香飘逸?
C. 香气是否消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感慨,但其情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女性视角的柔美。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现上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