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为黄砚北题素舫小影即送其之官山右

《洞仙歌 为黄砚北题素舫小影即送其之官山右》

时间: 2025-05-06 18:06:32

诗句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

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6:32

原文展示: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
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
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
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
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
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白话文翻译:

抛弃了那残留的蝴蝶梦,正当娇嫩的黄莺在啼叫。
我悄然地靠在东风中,恰似闲适无比。
面对花枝,仿佛是如玉的人的面庞如花,
浑然不知,春天就在那香帕底下。
飞翔的野鸭萦绕着别情,黄九的词工,
写下的乌丝字句依然绮丽。
在古老的旗亭歌唱,拍打着玲珑的音韵,
有一曲在阑干上演绎了十二次。
难道是那兰花因缘而成的渺小天涯,
算得上是那影中前身的絮泥,谁又能记得呢?

注释:

  • 蝶梦:指梦境中与蝴蝶相关的美好幻想,常用以比喻春天的美好时光。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帕罗香底:指香帕底下,暗示春天的芬芳气息。
  • 飞凫:野鸭,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黄九:指一位擅长作词的人,可能为虚构的人物。
  • 古旗亭:古老的亭子,象征着历史和传统的回忆。

典故解析:

  • 蝶梦:出自庄周的“庄周梦蝶”,意为梦中化为蝴蝶,象征自由自在的状态。
  • 兰因:兰花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古代文人常常以兰花自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祥河,清代诗人,生活于政治动荡的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祥河为黄砚北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惜别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极具韵律美和抒情性的诗作,张祥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开篇的“抛残蝶梦”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境界,随即以“娇莺啼起”引入生动的春日气息,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对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更隐喻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面如花”的意象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和谐美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飞凫萦别思”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牵绊。结尾的反思“莫是证兰因渺天涯”,则更增添了一层哲理的深度,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既有美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共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抛弃残留的美梦,正在春天的黄莺欢唱。
  2. 悄向东风等閒倚:我轻轻地倚靠在东风中,显得无所事事。
  3.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对着花枝,仿佛看到如玉的人面容如花般美丽。
  4. 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不知不觉中,春天的气息在香帕底下弥漫。
  5. 飞凫萦别思:飞翔的野鸭带来离别的思念。
  6. 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黄九擅长作词,他写下的字句依旧绮丽动人。
  7.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在古老的旗亭中歌唱,声音在回响中显得玲珑悦耳。
  8. 有一曲阑干十二:有一首曲子在栏杆上演绎了十二遍。
  9. 莫是证兰因渺天涯:难道是兰花的因缘使我感到渺小的天涯。
  10. 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在影子中,我的前身如絮泥般,谁又能记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人比作美丽的花,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春天与自然景物似有情感,使诗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飞凫萦别思”与“黄九词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美丽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反思,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梦:象征梦境与美好时光的追求。
  • :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兰花:象征高洁与友情的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凫”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鸽子
    B. 野鸭
    C. 鹰
    D. 麻雀

  2. “抛残蝶梦”中的“蝶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幻想
    C. 过去的回忆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通过“飞凫”、“别思”等意象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张祥河的《洞仙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以春天的美景引发情感,后者则通过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相关查询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四 皇夏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八 配帝舞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八 登歌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一 示封中录诗二首 其二 示封中录诗二首 其一 春日离合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色立朝 石字旁的字 昭祉 马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好事天悭 巳字旁的字 动心骇目 熔铸 骨结尾的成语 引以为耻 知底 琐末 以备万一 豕字旁的字 凡胎肉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