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6
绿阴台榭,是东皇前地。百折离心付流水。
廿四番风讯,总付闲过,浑未减几点看花清泪。
梦华千万态,成碧看朱,槛外芳菲更何世。
故国后归人,老尽光阴,怕明日欢盟顿委。
待料理,钿筝旧歌尘,怕指冷弦哀,伤春容易。
春天已尽,绿阴下的楼台是东皇(即东风)的故地。
心中万般离愁都随流水而去。
四季的风讯,总是匆匆而过,未能减少我看花时的清泪。
梦中的华丽无数,成了青翠和朱红,槛外的芳菲又有何世?
故国归来的人,岁月已渐老去,害怕明日的欢盟会随之解散。
等着整理那曾经的歌声,恐怕手指在冷弦上哀伤,伤春本就容易。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名气不如一些著名诗人,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与对故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诗人感慨时光飞逝,春天的结束使他想起故国和过往的美好,夹杂着对未来的无奈和惆怅。
这首《洞仙歌 春尽日有感》以春天的结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绿阴台榭”营造出幽静的环境,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到心中愁绪万千,无法排解,流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带走了无数的思绪与感情。
“梦华千万态”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思念故国的同时,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怕明日欢盟顿委”更是道出了人们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诗的最后,作者提到“怕指冷弦哀”,更是将伤春之情推向高潮,反映了伤感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诗词测试:
诗中“绿阴台榭”主要描绘了哪种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花草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阳光
“百折离心”中的“离心”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复杂的情感
D. 友谊的破裂
诗中提到的“钿筝”象征着?
A. 音乐和旧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美景
D. 乡愁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