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0
拥马欢呼夹道迎,诏书洛社起耆英。
史筵载笔联翁季,政路题名接弟兄。
新政期公皆一律,故交惟我得忘情。
正邦须自明伦始,要仗公开万世程。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李季允赴任的场景,欢呼声中马队穿行,诏书在洛阳的社稷上颁发,选拔出年高德劭的英才。史官在宴席上记录下他和翁季的名字,政途上也有许多亲友相接。新的政权要求大家都要遵守法令,而我与老朋友之间的情感却是难以割舍。要建立良好的国家,首先就得明白伦常的道理,必须依赖公开的制度来制定万世之计。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40-1099),字道简,号东山,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常以时事为题材,关注政治与社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季允出任官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新政的期盼。诗中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示了送别李季允赴任的庄重和喜庆。开头“拥马欢呼夹道迎”,给人一种热烈的迎接气氛,展现出人们对李季允的期待与尊重。接下来的“诏书洛社起耆英”则强调了李季允的身份和地位,反映出当时政治对人才的重视。在“史筵载笔联翁季”一句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暗示了历史的责任感,认为记录历史是对友人最好的纪念。
诗中提到“新政期公皆一律”,显示出作者对新政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愧疚与不舍。最后两句“正邦须自明伦始,要仗公开万世程”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主张,强调治国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基础,依赖公开透明的制度。这不仅是对李季允的祝福,也是对未来政治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如“拥马欢呼”与“诏书洛社”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并通过“新政期公”和“明伦始”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治国观。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新政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关注,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中对友谊、政治和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耆英”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有德的人
C. 士兵
D. 文人
诗中强调建立良好国家的基础是什么?
A. 法律
B. 伦理
C. 经济
D. 军事
“拥马欢呼夹道迎”中的“夹道”指的是什么?
A. 道路的两旁
B. 马的队伍
C. 迎接的人群
D. 远方的城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送李季允赴召 其一》的诗意、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