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十咏 其二

《西湖十咏 其二》

时间: 2025-04-30 15:15:46

诗句

一鉴空明暮霭收,短箫长笛乱云流。

天浮殿阁连三岛,风引帆樯到十洲。

峰际欲呼巫女下,波心如抱洛神游。

翩翩苏白留题满,得似才情瀫水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46

原文展示:

一鉴空明暮霭收,短箫长笛乱云流。
天浮殿阁连三岛,风引帆樯到十洲。
峰际欲呼巫女下,波心如抱洛神游。
翩翩苏白留题满,得似才情瀫水头。

白话文翻译:

一面清澈的湖水映照着暮霭的降临,悠扬的短箫和长笛声在云间飘荡。
天空中浮现的殿阁与三座岛屿相连,微风引导着帆船驶向十个洲岛。
在山峰之间,似乎想要呼唤巫女下凡,水波荡漾,宛如洛神在水中游弋。
轻盈的苏白(苏东坡的诗句)留下了许多题字,仿佛得到了像才情一样的清澈水流。

注释:

  • 一鉴:一面湖水,指湖面。
  • 空明:清澈明亮。
  • 暮霭:傍晚的云雾。
  • 短箫长笛:乐器,指古代乐器的声音。
  • 天浮殿阁:天上的殿阁,形容优美的建筑。
  • 三岛:指西湖中的三座岛屿。
  • 十洲:古代传说中的十个岛屿,象征美丽的地方。
  • 巫女:古代传说中的女神,象征神秘和美丽。
  • 洛神:指《洛神赋》中提到的美丽的神仙。
  • 翩翩:轻盈的样子。
  • 苏白:指苏东坡的诗句,代表才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1602),明代文学家、诗人,精通诗词和文辞,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西湖,是胡应麟游历西湖时的所感所悟。西湖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胡应麟的《西湖十咏 其二》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全诗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优雅。开篇以“空明暮霭”引入,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的“短箫长笛”声夹杂着云雾,给人一种悠远的音乐感,仿佛置身于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之中。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上的殿阁与三岛相连,意象丰富,展现出西湖的广阔与美丽。微风引导帆船驶向十洲,象征着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诗中“峰际欲呼巫女下”,则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增添了一种浪漫的色彩,波心如抱洛神游,更是将水的柔美与神秘的女性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诗人通过“翩翩苏白留题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了胡应麟的才华与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鉴空明暮霭收:湖面清澈明亮,傍晚的云雾开始降临。
  2. 短箫长笛乱云流:悠扬的短箫和长笛声在云间飘荡,营造出音乐的意境。
  3. 天浮殿阁连三岛:天空中的殿阁与三座岛屿相连,描绘出宏伟的景象。
  4. 风引帆樯到十洲:微风引导着帆船驶向十个美丽的洲岛,表现出对自由航行的向往。
  5. 峰际欲呼巫女下:在山峰之间,似乎想要呼唤神秘的巫女下凡。
  6. 波心如抱洛神游:水波荡漾,宛如洛神在水中游弋,展现出美丽的意象。
  7. 翩翩苏白留题满:轻盈的苏白诗句留下了许多题字,表现了对文化的追求。
  8. 得似才情瀫水头:仿佛得到了如同才情般的清澈水流,表达了对才情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波心如抱洛神游”,用洛神来比喻水波的柔美。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短箫长笛”、“峰际欲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巫女”和“洛神”等意象,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引用古代文化的元素,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向往与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宁静与清澈,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乐器:短箫和长笛,象征着优雅的艺术和高雅的情趣。
  • 巫女:代表神秘与美丽,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
  • 洛神:象征着美丽与优雅,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十咏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胡应麟
    C. 杜甫
    D. 苏东坡

  2. 诗中提到的“巫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神秘的女性
    C. 诗人
    D. 湖水

  3. “波心如抱洛神游”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西湖十咏 其一》:同样描绘西湖的美景,但更多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感悟。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思乡之情,与《西湖十咏 其二》中的自然美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西湖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路中救小鱼 咏史上·审配沮授 孟子·夷之 偶占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咏史 咏史上·项羽 孟子·尧舜之道陈王 咏史下·裴頠 论语·首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休祯 面上 月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上甘岭 雨恨云愁 云霓之望 禾鸡 神清气朗 妖魔鬼怪 损公肥私 电结尾的成语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秀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