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审配沮授

《咏史上·审配沮授》

时间: 2025-07-29 08:24:45

诗句

袁曹相与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

当时惟有管宁是,谩对黄河叹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24:45

原文展示:

袁曹相与隔王路,
四世三公恩海深。
当时惟有管宁是,
谩对黄河叹此心。

白话文翻译:

袁绍和曹操在王路上隔着,
四代三公的恩情如海深。
当时只有管宁一个人,
无奈对着黄河感叹我的心。

注释:

  • 袁曹:指袁绍和曹操,东汉末年的两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
  • 王路:指王路,古代通往王者之地的道路,象征权力和地位。
  • 四世三公:指四代中有三位担任过三公(最高官职)的家族,形容权势深厚。
  • 管宁:历史上著名的清白之士,代表着忠诚和正直。
  • 黄河:古代中国的母亲河,这里象征着辽阔的胸怀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士俭,号月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时值社会动荡,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反思,尤其是袁曹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对忠良之士管宁的敬仰和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袁绍和曹操的描写,揭示了政治权力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人感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忠诚和正直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唯有管宁的品德在此时显得尤为突出。诗中“谩对黄河叹此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黄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袁绍与曹操的权力争斗与管宁的清白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思考的深度。同时,诗句简单明了,却又意味深长,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体上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袁曹相与隔王路:描绘了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对立,暗示着他们的权力斗争。
  • 四世三公恩海深:强调了权势家族的影响力,暗示政治的复杂与权力的深厚。
  • 当时惟有管宁是:突出管宁的孤独,强调其清白的品德在权力争斗中显得尤为珍贵。
  • 谩对黄河叹此心:表达了对历史无奈的感慨,黄河的广阔象征着诗人的胸怀与无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袁曹与管宁的对比,强化了忠诚与权力的冲突。
  • 象征:黄河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历史与情感的象征,赋予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在权力与忠诚之间的无奈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历史的悠久与个人情感的宽广。
  • 管宁:象征忠诚与清白,代表了道德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袁曹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刘备和孙权
    • B) 袁绍和曹操
    • C) 曹操和刘备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管宁”象征着什么?

    • A) 权力
    • B) 胆怯
    • C) 忠诚与清白
      答案: C
  3. "黄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辽阔的胸怀与感慨
    • C) 经济繁荣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历史和社会背景反映个人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而陈普的诗则更聚焦于个体的忠诚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的关系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乙未元夕坐上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其一 次李参政吏隐堂韵为昌化守陈仲平题 寄题王氏佚老堂 刘仙岩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 其三 早梅 题铁坑 追和东坡雪诗 清平乐(和曾检法海棠) 玉楼春(赠李都监侍儿,是夕歌六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除的成语 翻然悔过 轻言细语 卤字旁的字 金城柳 大字旁的字 放之四海而皆准 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脸憨皮厚 轩辕 争荣夸耀 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榛脯 歹字旁的字 昼伏夜游 角字旁的字 搉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