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10
一角孤城护短垣,
断桥流水竹篱门。
数株衰柳冯娘碣,
万树寒梅处士魂。
采药僧归烟际寺,
载花船渡水边村。
游人莫向西泠去,
风雨停时日已昏。
在一个孤独的角落里,有一座小城墙,护卫着这短小的围墙,
断桥边流水淙淙,竹篱笆门静静地矗立。
几株衰老的柳树在冯娘的石碑旁,
成千上万的寒梅花则寄托着处士的灵魂。
采药的僧人归来时在烟雾缭绕的寺庙,
载着花的船只穿过水边的小村庄。
游人们不要去西泠,
风雨过后,天色已然昏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瑞玑(1860年-1930年),字子尧,号天池,江苏人,近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风往往融合了传统与个人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西湖八首》是张瑞玑在游览西湖时创作的一组诗,其中“其七”反映了他对西湖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在创作该诗时,社会动荡不安,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开篇以“孤城”引入,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短垣与断桥的意象,既是自然景观的描写,又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离。诗中提到的“衰柳”与“寒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衰败与凋零,后者则象征着不屈与坚韧,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中间部分提到的“采药僧”和“载花船”,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劝诫,告诫游人不要在风雨时去西泠,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衰柳”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两句对游人提出了什么劝告?
诗中的“寒梅”主要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