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八首 其二

《西湖八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2:23:48

诗句

藕花香里荡轻船,一片空明兴渺然。

苍翠有峰都化雨,嫩青无树不成烟。

醮湖一塔云边寺,破月双桡水底天。

别有中流品茶地,湖心亭畔草芊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48

原文展示:

藕花香里荡轻船,一片空明兴渺然。
苍翠有峰都化雨,嫩青无树不成烟。
醮湖一塔云边寺,破月双桡水底天。
别有中流品茶地,湖心亭畔草芊芊。

白话文翻译:

在藕花的香气中轻轻摇荡着小船,水面上映出一片空灵明亮的景象,让人心神飘渺。苍翠的山峰在雨中变得柔和,嫩绿色的树木在水雾中显得如烟似幻。湖边有一座寺庙高耸入云,月光下两只小船划破水面,仿佛映入了天际。还有那中间的茶地,坐落在湖心亭旁,草木繁茂,绿意盎然。

注释:

  • 藕花:荷花的一种,生长在水中,象征美丽和纯洁。
  • 荡轻船:指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的小船。
  • 空明:形容水面清澈明亮的样子。
  • 兴渺然:形容心情悠远、恍惚的状态。
  • 苍翠:形容山色青葱,生机盎然。
  • 化雨:比喻山峰在雨中变得柔和。
  • 醮湖:指湖边的寺庙,可能是某种祭祀活动。
  • 破月:月光透过云层,形容夜景的美丽。
  • 双桡:指船的桨,双桨划动。
  • 水底天:形容水面与天空交融的意境。
  • 茶地:指喝茶的地方。
  • 草芊芊:形容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瑞玑(1848年-1923年),字子美,号白山,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浙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强调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

创作背景:

《西湖八首》是张瑞玑在游览西湖时的创作,表现了他对水乡风光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张瑞玑的作品正是这一文化氛围的体现。

诗歌鉴赏:

张瑞玑的《西湖八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西湖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诗歌开篇以“藕花香里荡轻船”引入,既有动感又有静谧,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和放松。接下来的“苍翠有峰都化雨,嫩青无树不成烟”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空灵,给人以深远的想象空间。

诗中提到的“醮湖一塔云边寺”带出人文的气息,暗示着信仰与自然的交融,给这个景观增添了灵性和文化的厚度。最后一句“别有中流品茶地,湖心亭畔草芊芊”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似乎让人置身于那清幽的茶地,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藕花香里荡轻船:在藕花的香气中,轻轻摇荡着小船,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 一片空明兴渺然:水面上一片清明的景象,让人心神恍惚,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
  • 苍翠有峰都化雨:山峰在雨中显得苍翠欲滴,生动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
  • 嫩青无树不成烟:嫩绿的树木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醮湖一塔云边寺:描绘湖边寺庙的高耸与宁静,表达了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 破月双桡水底天:月光映照下的小船划破水面,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丽。
  • 别有中流品茶地:湖心亭旁有一个品茶的地方,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湖心亭畔草芊芊:草木繁茂,生机盎然,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嫩青无树不成烟”,将树木与烟雾相提并论,增强了画面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多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文环境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藕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水乡的自然风貌。
  • 轻船:象征悠闲与自由,表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 苍翠: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美。
  • 茶地:象征人文情趣与生活的雅致。
  • 湖心亭:象征休闲与享受自然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藕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力
    • B. 纯洁与美好
    • C. 悠闲与自由
  2. “苍翠有峰都化雨”中“化雨”是指什么?

    • A. 山峰在雨中变得柔和
    • B. 雨水滋润大地
    • C. 雨水化为云雾
  3. 诗中哪个地方描绘了诗人品茶的情景?

    • A. 湖边寺庙
    • B. 湖心亭
    • C. 轻船上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1.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逃避世俗的情怀。
  2.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张瑞玑的作品有相似的湖光山色描写,但更多表现了人生哲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各自的情感和哲思,使得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与欣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张瑞玑诗词研究》
  • 《西湖文化与诗词》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十六 黄节夫问疾以偈答之 琴操·越裳操 题钓台 题扇二十四首 宫词三十三首 和人惠诗二首 宛转歌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寄题祝秘校航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兰石 握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折文旁的字 逆知所始 正视绳行 就中 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脱素 示字旁的字 言近指远 干字旁的字 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既定 尢字旁的字 随高逐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