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26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
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
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
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在烟雾缭绕的村庄中,推开船篷,真爱这清爽的秋天。
柴门旁的栗树和橡树,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谁在敲打那扇门呢?
野鸭在水面上懒散地游荡,轻轻依靠着桨。
鱼儿在水草间游动,惊飞了两只鸭子,宛如撞碎了玻璃一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秋季的喜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50-1712),字梦阮,号洹洲,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词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秋季,正值丰收的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喜悦与宁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安定和祥和的氛围。
《点绛唇 舟行秋望》是一首描绘秋天水乡风光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诗的开头提到“历乱烟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烟雾缭绕的村庄似乎让人感到一丝神秘与宁静。随即,诗人推开船篷,看到秋天的美好,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展示了秋天的宁静,柴门旁的栗树和橡树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这里的“谁敲响”似乎传达出一种思考,是否在这样的静谧中,生活的某种声音也被掩盖了?
最后,诗人描绘了野鸭与鱼儿的情景,野鸭懒散地依靠着桨,鱼儿在水中游动,生动描绘了水乡的恬静。诗的结尾以“触损玻璃样”形容鸭子惊飞的情景,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总的来说,该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一幅秋天水乡的宁静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闲适与和谐,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温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推篷的目的是为了:
A. 观看风景
B. 寻找食物
C. 遇见朋友
D. 休息
诗中“触损玻璃样”是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点绛唇 舟行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