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

时间: 2025-05-06 18:44:14

诗句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4:14

原文展示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白话文翻译

在白云深处,隐士悠然自得。
我试着登高远望,心情随着雁阵飞去,忧愁也随之消散。
愁绪因傍晚而生,而兴致却在清秋中升发。
不时看到归来的村民,他们在沙洲上休息渡头。
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稀疏,江边的船只如同明月般宁静。
何时能载着美酒而来,与我共醉重阳佳节?

注释

字词注释

  • 隐者:隐居的人,指不愿意参与世俗生活的人。
  • 相望:互相望望,指远望对方。
  • 登高:登高望远,寓意开阔心境。
  • 心随雁飞灭:心情随着雁阵的飞翔而消散。
  • 薄暮:傍晚。
  • 兴:兴致,情绪。
  • 时见:时常可以看到。
  • 渡头:渡船的地方。
  • 若荠:像荠菜的样子。
  • 如月:像月亮一样。
  • 载酒:装酒,携带酒。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节日。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诗中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登高眺望,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正是一个与亲友共饮、庆祝的时刻,反映了诗人渴望友谊和温暖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一首富有秋日气息的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孟浩然描绘了隐者的悠然自得,展示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这种隐逸生活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试图登高远望,心情随雁飞去,忧愁也随之消散,表现了他对孤独的反思与释然。诗人用“雁飞灭”来象征心情的解脱,体现了自然对人的影响与启发。

在描写乡村景象时,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归村人的情景和渡头的宁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最后,诗人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与渴望,反映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团圆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温暖的人情,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描绘隐者在白云环绕的山中生活,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快乐的状态。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诗人登高远望,心情随雁阵飞去,忧愁也随之消散,表现了心灵的自由。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傍晚时分,愁绪浮现,而清秋的到来又激发了诗人的兴致,体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描绘归村人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宁静。
  •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用比喻手法描绘自然景色,树木与船只的形状与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对友人相聚、共度佳节的期待,反映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边树若荠”,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稀疏。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拟人:心情“随雁飞灭”,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安静与悠然,隐士的生活。
  • :象征思念与自由,飞走的雁意味着心情的解脱。
  • 薄暮:象征愁绪的起源,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村人:象征平凡的生活与人情。
  • 江畔舟:象征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哪个农历时间?

    • A. 八月十五
    • B. 九月初九
    • C. 十二月初一
    • D. 七月七日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A. 通过酒
    • B. 通过登高
    • C. 通过描绘自然
    • D. 以上皆是
  3. “心随雁飞灭”是什么意思?

    • A. 诗人在思念雁
    • B. 诗人的忧愁随雁而去
    • C. 诗人要追随雁
    • D. 诗人心情沉重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是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王维的诗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绘。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孤独与饮酒的思考,主题更为豪放,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刘益之判院挽章 使北二首 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 暑退 偶成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道堂以梅结屏 閒咏三首 偶题 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包含诘的成语 斗榫合缝 断袖分桃 舌字旁的字 信书 革字旁的字 包含璋的词语有哪些 百思莫解 金镶玉裹 金琼 作诺 兼功自厉 箪瓢屡罄 包含必的成语 恢疏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