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0:35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踏倒青天低。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夸和。雷公诉帝喘欲吹,咸恐声名塞天破。文章喜以怪自娱。不肯裁缩要有余。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人传书染莫对当,破卵惊出鸾凤翔。人间下笔不肯屈,铁索急缠蛟龙僵。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欲将独立夸万世,笑诮李白为疾儿。四天无壁才可家,醉胆愤痒遣酒拏。欲偷北斗酌竭酒,力拔太华镳鲸牙。世儒口软声似蝇,好於壮士为忌憎。我独久仰愿一见,浩歌不敢儿女声。
在这个纷扰的社会中,士人宛如蛛丝般脆弱,远不如那些小人物的修饰。理应豪放不羁,不必低头屈膝,纵情高歌,仿佛能踢倒青天。曾经的才华,谁又能传播?一声惊叹,使人们赞美不已。雷公向天帝诉苦,呼吁风雷,大家都害怕声名会被压制。文章创作喜好奇特,以此自娱自乐,总是不愿意删减,追求多余的华丽。多为生涩句子不取悦于人,思想深刻却缺乏柔软的外表。人们传书却不敢面对,破壳而出的凤求凰,令人惊叹。世间写作不愿低头,铁索般缠绕的蛟龙也显得僵硬。年轻人气盛,不愿受拘束,像老虎一样展翅高飞。想要自我夸耀千古,嘲笑李白的狂妄。四面无墙,才能安家,醉酒后激昂发泄。想要借北斗星酌尽美酒,力拔华山,追求极致。世间书生的口才柔弱如蝇,不如壮士的勇气被怨恨。我独自仰慕,盼望一见,吟唱豪放,不敢带上儿女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改革家。他倡导新法,主张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其诗词风格豪放、思想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身处仕途风波之际,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调,展现了王安石对士人处境的深刻思考与自我情感的宣泄。开篇以“世网挂士如蛛丝”揭示了士人的脆弱与无奈,紧接着以“宜乎倜傥不低敛”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象,如“醉脚踏倒青天低”,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不羁的精神态度。
王安石在诗中借助雷公与帝王的对话,深刻揭示了当时的士人因名声与地位而面临的压力,以及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自我调侃。尤其是“欲将独立夸万世,笑诮李白为疾儿”,既展现了对李白的崇敬,也透露出一种自信的勇气,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奔放,情感激昂,透出王安石作为一位才子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对自由的执着向往。诗人用“醉胆愤痒”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仿佛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酩酊畅饮,释放压抑已久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士人处境的思考,呼吁追求自由与独立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利与世俗的抗拒。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世网挂士如蛛丝”中的“世网”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雷公”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均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但王安石的诗更具社会批判性,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表达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性特征。
以上为《寄慎伯筠》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