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述己

《述己》

时间: 2025-04-26 15:33:30

诗句

落落功名鬓久斑,重游京国又何颜。

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当初便入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0

原文展示:

落落功名鬓久斑,重游京国又何颜。
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当初便入山。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功名显赫,但两鬓已经斑白,重回京城,我又有什么脸面呢?
早知道微薄的俸禄和荣华富贵都是迟来的,后悔当初就该隐居山林。

注释:

  • 落落:形容功名显赫的样子。
  • 鬓久斑:指的是头发两鬓已经变白,暗示年岁已大。
  • 京国:指的是京城,即当时的政治中心。
  • 寸禄:指微薄的俸禄,寸指短小。
  • 荣家:指家庭的荣华富贵。
  • 便入山:意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

典故解析:

  • 隐居:在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盛行,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个人理想与内心安宁。
  • 功名:传统上,功名被视为士人追求的最高理想,但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反思与后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反思功名与隐居的价值,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成功的疑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与隐居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落落功名鬓久斑”直接点出诗人年岁已高,头发斑白,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感慨。随即对比了重游京城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不安,重游之际,已无当年的风采,心中难免感到失落。接下来“早知寸禄荣家晚”引出对功名的反思,诗人意识到微薄的俸禄与短暂的荣华富贵并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悔恨当初未能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展现了诗人从功名到隐逸的内心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与隐居的两种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落功名鬓久斑:反映了诗人年纪渐长,功名成就却无力掩盖岁月的痕迹。
  2. 重游京国又何颜:重返京城,心中充满自卑与无奈,感受到与过去的距离。
  3. 早知寸禄荣家晚:意识到微薄的俸禄和晚来的荣华不是人生的归宿。
  4. 悔不当初便入山:后悔没有早早选择隐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功名与隐逸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内心挣扎。
  • 象征:鬓发斑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反问:重游京国时的“又何颜”表达了自我质疑与内心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功名与隐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世俗名利的对立,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功名:象征世俗的成功与地位。
  • 鬓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京国:象征繁华与喧嚣的社会环境。
  • 山林:象征宁静、隐逸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禄”指的是什么? A. 微薄的收入
    B. 丰厚的奖金
    C. 绝对的财富
    D. 个人价值

  2. 诗人在重游京城时的心情是? A. 自豪
    B. 失落
    C. 高兴
    D. 期待

  3. 诗人后悔没有选择什么生活方式? A. 继续奋斗
    B. 隐居山林
    C. 追求财富
    D. 周游列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by 王维
  • 《归隐》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对比俞桂的《述己》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俞桂更强调了对过往功名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荔子十绝 其十 叙伦五言二十首 又和八首 再和五首 题赵昌花一首 臈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閤睡傍无侍者仆于户限眉鼻伤焉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 其七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祝英台近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辕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瓮 张惶失措 势在必行 詈夷为跖 歹字旁的字 浮凉 恣凶稔恶 瓦字旁的字 包含猿的词语有哪些 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冥空 茶坊 车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重起炉灶 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三沐三熏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