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18
杖屦暇时常检点,
细分枝干数株椿。
试呼童子调霜弄,
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
根连园杞夜闻厖。
社中作者铦锋颖,
甘树降旛束短杠。
在悠闲的时光里,我常常检查我的拐杖和鞋子,
细细盘点那些枝繁叶茂的梧桐树。
试着叫来小孩,让他们在霜天里玩耍,
这比那些奴仆在清晨擂鼓更有趣。
色彩映照着岩石上的松树,寒冷的气息引来仙鹤,
根连着园中的杞树,夜晚隐约听见鸱鸮的鸣叫。
村社中的作者们才华横溢,
甘树下降下的旗帜束成短杠。
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其豪放、清新、奔放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再和五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在当时面临着国家危机和个人困境。此诗反映了他在闲暇之余的思考与观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反思。
刘克庄的《再和五首》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索。诗中描绘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杖屦暇时常检点”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而“试呼童子调霜弄”则通过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反衬出成年人的烦恼与责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哲理。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十分讲究,既有“色映岩松”的自然景观,又有“根连园杞”的生命延续,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快乐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哲学。
《再和五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童子”象征什么?
《春江花月夜》与《再和五首》均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江水与月光的交融,后者则强调了树木与生活的细节。两者在意境上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主题与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