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和五首

《再和五首》

时间: 2025-04-30 18:59:18

诗句

杖屦暇时常检点,细分枝干数株椿。

试呼童子调霜弄,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根连园杞夜闻厖。

社中作者铦锋颖,甘树降旛束短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18

原文展示

杖屦暇时常检点,
细分枝干数株椿。
试呼童子调霜弄,
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
根连园杞夜闻厖。
社中作者铦锋颖,
甘树降旛束短杠。

白话文翻译

在悠闲的时光里,我常常检查我的拐杖和鞋子,
细细盘点那些枝繁叶茂的梧桐树。
试着叫来小孩,让他们在霜天里玩耍,
这比那些奴仆在清晨擂鼓更有趣。
色彩映照着岩石上的松树,寒冷的气息引来仙鹤,
根连着园中的杞树,夜晚隐约听见鸱鸮的鸣叫。
村社中的作者们才华横溢,
甘树下降下的旗帜束成短杠。

注释

  • 杖屦:拐杖和鞋子。
  • 细分:仔细分开、盘点。
  • 霜弄:在霜天里玩耍。
  • 绝胜:远胜于、极为优秀。
  • 奴兵:奴仆或兵士。
  • 擂晓逄:击鼓迎接晨光。
  • 色映岩松:色彩映照岩石上的松树。
  • 寒引鹤:寒冷的气息吸引仙鹤。
  • 根连园杞:根系连接着园中的杞树。
  • 夜闻厖:夜晚听见鸱鸮的叫声。
  • 铦锋颖:指作者们的才华锐利如锋。
  • 甘树降旛:甘树下的旗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其豪放、清新、奔放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再和五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在当时面临着国家危机和个人困境。此诗反映了他在闲暇之余的思考与观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再和五首》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索。诗中描绘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杖屦暇时常检点”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而“试呼童子调霜弄”则通过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反衬出成年人的烦恼与责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哲理。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十分讲究,既有“色映岩松”的自然景观,又有“根连园杞”的生命延续,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屦暇时常检点:在闲暇时,我常常检查自己的拐杖和鞋子,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2. 细分枝干数株椿:仔细观察周围的树木,特别是那些梧桐树,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3. 试呼童子调霜弄:叫来小孩在霜天里玩耍,体现了童趣与活力。
  4. 绝胜奴兵擂晓逄:这种乐趣远胜于奴仆们清晨的鼓声,表达了对纯真快乐的珍视。
  5. 色映岩松寒引鹤:色彩映照岩石上的松树,寒冷的气息吸引仙鹤,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
  6. 根连园杞夜闻厖:根系相连的园中杞树,夜晚听见鸱鸮的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社中作者铦锋颖:村社中的作者才华横溢,展现出一种文化氛围。
  8. 甘树降旛束短杠:甘树下的旗帜束成短杠,象征着一种生活的简约与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童子与乐趣进行比较,强调童趣的珍贵。
  • 拟人:自然景物如“色映岩松”,赋予了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均衡,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快乐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杖屦:象征人生的行走与探索。
  • 童子:代表纯真与快乐。
  • 岩松:象征坚定与长久。
  • 园杞: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甘树降旛:象征简约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再和五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2.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 A. 鞋子和帽子
    • B. 拐杖和鞋子
    • C. 书籍和笔墨
    • D. 酒杯和茶壶
  3. 诗中提到的“童子”象征什么?

    • A. 纯真与快乐
    • B. 知识与智慧
    • C. 努力与奋斗
    • D. 哲理与思考

答案

  1. C. 刘克庄
  2. B. 拐杖和鞋子
  3. A. 纯真与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再和五首》均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江水与月光的交融,后者则强调了树木与生活的细节。两者在意境上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主题与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其二 春情 如梦令 秋砧 如梦令 其五 忆柳庵山寺 如梦令 如梦令 答龚柴丈见怀 如梦令 白槿 如梦令 次梅木山夜坐韵 如梦令 自题桃花绣球画扇 如梦令 其四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丝合缝 包含哀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脱粟布被 包含泼的成语 颓慌 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善始善终 包含惨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一木难支 无思无虑 谨退 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财万贯 衣丰食饱 多心伤感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