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1:40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
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
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这几天没有去园子,野草长得比人还高。
客人疑惑这里荒芜,谁来用锄头和钩子呢?
尽管我自己也想去除草,但因病只好暂时休息。
秋风即将来临,扫去杂草的游玩也将推迟。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东野,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与散文。其诗风清新典雅,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其身体虚弱之时,表达了他对园艺的热爱与因病不得不放弃的无奈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荒芜的园圃,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梅尧臣的《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通过描写个人的园圃状况来反映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开头的“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直接点出园子的荒芜,暗示诗人因病无法照顾园圃,表达了一种对生病的无奈与痛苦。这种荒芜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
接着,诗人提到“客怪若荒秽”,表现了外界对他生活状态的困惑与关心,使得个体的痛苦被放大,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中“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一句,情感真挚,反映出诗人虽有心想要治理,但因身体的束缚而不得,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惋惜。
最后,随着“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的出现,秋风的来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周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尽管秋天的到来意味着变化和希望,但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园圃的荒芜,反映出诗人因病无力照顾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圃”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照顾园圃?
“扫箨将迟游”中的“迟游”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梅尧臣通过园圃的荒芜,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下的饮酒,体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却都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