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

时间: 2025-05-07 23:01:18

诗句

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梦惊。

是何夕堕双星。

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

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

河汉近、疑在蓬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18

原文展示:

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梦惊。是何夕堕双星。
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
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
河汉近疑在蓬瀛。

白话文翻译:

头上的发髻和发髻上的装饰品相对耸立,万千松树扶持着玉山直上青冥。
西风轻拂,烟雾在南边与北边的水之间漂浮,石头荒凉,苔藓斑驳,三十六级台阶平坦。
我喜欢那如削的翠尖,天外亭亭而立。
高寒的梦中惊醒,是什么样的夜晚让双星陨落?
无尽的苍崖紫色山峦,谁能轻轻抚摸这层峦?
在薜萝的深处,想算算少年时的游履几经登临。
银河近在眼前,仿佛就在蓬莱仙境。

注释:

  • 髻鬟:指发髻和发饰。
  • 青冥:指高远的天空。
  • 三十六梯:可能指代一些高峻的台阶,象征攀登的艰难与美好。
  • 薜萝: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生长在山林深处。
  • 河汉:指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典故解析:

  • 蓬瀛: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 双星: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亦可象征爱情或友情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以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开篇以“髻鬟对耸”引入,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女子形象,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辉映,突显了女性的美丽与高贵。接着,诗人描绘了“万松扶玉上青冥”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这句更是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孤独与思念。随后,诗人通过“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的描写,传达出对理想与美的向往与追求。随着“高寒梦惊”的出现,诗人似乎在反思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令人产生一种高远的思索。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河汉近疑在蓬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暗示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髻鬟对耸: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发髻与装饰,表现出她的高贵与优雅。
  2. 万松扶玉上青冥:通过对松树与玉山的描绘,表达自然的壮丽。
  3. 西风共倚:西风的吹拂,带来一种闲适的氛围。
  4. 烟南水北: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水与烟的结合使得景象更为迷离。
  5. 石荒苔老:表现自然的沧桑感,暗示时间的流逝。
  6. 三十六梯平:象征攀登过程的艰辛与平坦的理想。
  7. 爱翠尖如削:对美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化的向往。
  8. 高寒梦惊:梦境的惊醒,暗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9. 是何夕堕双星:双星陨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10. 无限苍崖紫岫:展现自然的浩瀚,令人感到渺小。
  11. 谁拊棱层:抒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2. 薜萝深处:自然中的宁静,暗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13. 算少年游屐几番登:回忆少年时光,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14. 河汉近疑在蓬瀛:将银河与理想结合,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尖如削”,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灵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髻鬟:象征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
  • 玉山:象征高洁与理想。
  • 双星:象征爱情或美好事物。
  • 河汉:象征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2. “髻鬟对耸”中的“髻”指的是? A. 头发
    B. 发髻
    C. 头饰

  3.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自然景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陈允平的《婆罗门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御街行 寄朱夫人 四恩岩 上巳从史巫山超过{左衤右弗}饮江皋 离巫山晚泊棹石滩下 白马湖 天雄学署留别朱海客次韵 白云洞 风入松 乙亥九日,怡园樊少云席上,听庄剑丞弹琴 瑶华 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包含旅的成语 丝毫不爽 线条 忧感 起水 口字旁的字 穿行 十死不问 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大获全胜 哄集 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浆水不交 轻言寡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