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33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云朵散开,隐约可以看到山中的人家;云朵聚拢,又失去了通向山路的方向。听到有人说话,知道这里有人,但想去寻找却已经迷失了方向。
高启(公元1487年-公元1535年),字公洵,号冯山,明代诗人,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独特的造诣。高启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姑苏杂咏》是高启在游览姑苏时创作的一组诗作,此诗描绘了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迷失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产生的迷茫与思索。
这首《白云坞》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以云作为背景,描绘了山中人家的隐现与消失,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感觉。云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既有美好的瞬间,也有迷失的失落。
接下来的“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失的主题。虽然听到有人声,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在山中迷雾的笼罩下,寻找的过程却充满了困惑和无助。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思考。高启通过这首诗,将复杂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云雾中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迷失的思考,反映了人在追寻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无奈。
在同样描绘山水意境的诗中,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而高启的《白云坞》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迷失的思考与对人生方向的困惑。这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