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法婴玄灵之曲二首 其一

《法婴玄灵之曲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22:52:12

诗句

大象虽寥廓,我把天地户。

披云沉灵舆,倏忽适下土。

空洞成玄音,至精不容冶。

太真嘘中唱,始知风尘苦。

颐神三田中,纳精六阙下。

遂乘万龙楯,驰骋眄九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2:12

原文展示

法婴玄灵之曲二首 其一
作者: 葛洪

大象虽寥廓,我把天地户。
披云沉灵舆,倏忽适下土。
空洞成玄音,至精不容冶。
太真嘘中唱,始知风尘苦。
颐神三田中,纳精六阙下。
遂乘万龙楯,驰骋眄九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宏大志向和追求超脱的境界。虽然大象广阔无边,但我仍能把握天地的门扉。披着云雾,乘坐灵性的车驾,瞬间便降落到地面。空无而又深邃的音声,精微的东西无法被铸造。太真的气息在其中歌唱,渐渐领悟到风尘的艰苦。在三田中调养精神,吸收六阙之精气。于是乘上万条龙的盾牌,驰骋俯瞰九方大地。

注释

  • 大象:形容事物的广阔、宏大。
  • 天地户:指天地之间的门,象征进入更高境界的入口。
  • 灵舆:指神秘的车驾,象征超凡脱俗的状态。
  • 玄音:深奥而神秘的声音,象征宇宙的真理。
  • 太真:指真实的本质或道理,代表一种高深的境界。
  • 颐神:调养精神,强调内心的修养。
  • 六阙:道教术语,指六个重要的气场或能量中心。
  • 万龙楯:象征强大的护卫,表示作者的力量和气势。
  • 九野:广袤的天地,象征无限的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洪(283年-363年),字仲明,号潜夫,东晋时期著名道士、医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及养生理论,代表作有《抱朴子》。葛洪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在道教文化方面也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葛洪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体现了他对道教哲学的追求以及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退之意,葛洪的思想和作品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歌鉴赏

《法婴玄灵之曲二首 其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诗中“我把天地户”的表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深刻的洞察力和对宇宙法则的把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在“披云沉灵舆”中,作者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与天人合一的境界,似乎他已超越了尘世的纷扰,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存在。

诗中使用的“空洞成玄音”,不仅是对声音的描写,更隐喻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灵魂的深邃,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同时,“始知风尘苦”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告诫,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忘对现实的认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邃而又充满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道教文化的深厚根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象虽寥廓:尽管大象般的事物广阔无边。
  2. 我把天地户:我却能掌握天地之间的门户。
  3. 披云沉灵舆:披着云雾,乘坐神秘的车驾。
  4. 倏忽适下土:瞬间便降落到地面。
  5. 空洞成玄音:空无而深邃的声音。
  6. 至精不容冶:精微的东西无法被铸造。
  7. 太真嘘中唱:真实的本质在其中歌唱。
  8. 始知风尘苦:渐渐领悟到现实的艰苦。
  9. 颐神三田中:在三田中调养精神。
  10. 纳精六阙下:吸收六阙之精气。
  11. 遂乘万龙楯:于是乘上万条龙的盾牌。
  12. 驰骋眄九野:驰骋俯瞰广袤的天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大象”比喻事物的广阔,表现作者的宏大志向。
  • 拟人:将“太真”赋予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披云沉灵舆,倏忽适下土”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和自我修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象:象征着宏大、广阔和深邃的思想。
  • 天地户:象征着进入更高境界的门户。
  • 灵舆:代表着超凡的存在状态和提升的旅程。
  • 玄音:象征着宇宙的奥秘和内心的深邃。
  • 万龙楯: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保护,暗示着作者的自信与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广阔的事物
    C. 一种神秘的力量

  2. “披云沉灵舆”中“灵舆”是什么意思? A. 神秘的车驾
    B. 现实的生活
    C. 一种意象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风尘的感慨
    B. 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展现了豪放的饮酒态度,与葛洪的超然脱俗形成对比。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隐逸生活,同样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古诗文网》
  • 《道教文化与诗词研究》
  • 《葛洪传记》

相关查询

次韵杨乐道述怀之作 病起过宝觉 有感 寓言二首 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 江东召归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即事二首 染云 咏月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贪谋 相门出相 弓字旁的字 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责阴 三朝元老 包含纮的词语有哪些 车如流水马如龙 若隐若显 斤字旁的字 俄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正儿巴经 髍递 包含建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势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