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6:59
放鹤庭前落叶重,吟身独上夕阳峰。
远村近浦分诸树,后岭前山应一钟。
高阁倚残归鸟过,空林行尽老僧逢。
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
在放鹤的庭院前,落叶已沉重地堆积,我独自一人吟唱,登上夕阳下的山峰。远处的村庄和近旁的水面被树木隔开,后面的山岭和前面的山应该有一阵钟声。高阁依靠着,残留的归鸟飞过,空旷的树林中,我遇见了老僧。支公的骏马在何处呢?石头上长满了苔藓,已经掩埋了旧日的踪迹。
高启(1487年-1535年),字太和,号静庵,明代诗人,世称“高家诗派”的代表。高启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闲适的情趣与哲理。
《再游南峰》创作于高启晚年,诗人通过游历南峰,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的高启,已历经人生的起伏,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再游南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人在游历南峰时,感受到落叶的沉重,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他独自一人吟唱,身处于夕阳的余晖中,既是一种对自然的沉醉,也是一种孤独的感慨。远村与近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也在此时得以释放。
后面的山岭与前面的山应有钟声回荡,钟声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而高阁倚残的归鸟则传达出一种归宿的安宁。诗人偶遇老僧,增添了哲理的深度,象征着人生的智慧与淡泊。最后一句“支公骏马嗟何处”,感叹骏马的踪迹已无,象征着理想与往昔的消逝,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中“落叶重”是指什么季节?
“高阁倚残归鸟过”中“归鸟”象征什么?
“支公骏马嗟何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对比高启的《再游南峰》和王维的《山居秋瞑》,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人与唐代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