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22
未倒花前凿落金,登携那怕嫩寒侵。
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
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菊烟桂露虽情物,须索高蟾管夜深。
在这尚未凋零的花前,我用金刀雕刻花瓣,
登高望远,尽管寒风轻轻侵袭我。
归来的牛在田陇下争先恐后地饮水,
栖息的鸟儿随山而飞,却不敢越过树林。
我那已渐衰白的鬓发,明天将要戴上帽子,
放声歌唱时,吟唱着故乡的曲调。
虽然菊花的烟雾和桂花的露水都是情物,
但我仍想在秋夜深处,索求那高悬的明月。
作者介绍:张镃,字公度,号云溪,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张镃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在登高时迎接朋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前夕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未倒花前凿落金”一句,以生动的意象开启,描绘了秋日尚在盛开的花朵,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接下来的“登携那怕嫩寒侵”,不仅展现了诗人不畏寒风的勇气,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在描绘牛和鸟的画面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了秋天的生机与平和。“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这两句不仅描绘出农村的宁静,还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随后,诗人借“衰鬓预吹明日帽”来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显示出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诗中提到的“菊烟桂露”则是重阳节的象征,诗人虽知物是人非,但仍对这个节日充满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故乡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衰鬓预吹明日帽”中提到的“衰鬓”具体指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