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8:28
积雨始晴
霁晓凭高处,凉风吹我襟。
海天堪倚杵,岭树小如簪。
积雨后,终于放晴。清晨,我站在高处,凉风轻拂我的衣襟。海天之间,似乎可以依靠着杵子,而远处的山树在晨光中显得小得像簪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霁晓”与“凉风”表达了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及书法家。他在政治上曾任官职,但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杨慎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善于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积雨始晴》创作于杨慎晚年,可能是在他经历了政治风波后的一次抒怀。雨后初晴的景象让他得以放松心情,重新感受自然的美好。
《积雨始晴》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晨的美丽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开篇“霁晓凭高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高远的视野,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凉风吹我襟”,凉风的吹拂不仅带来身体上的清凉,也给予了诗人心灵上的舒畅。诗中“海天堪倚杵”描绘了海天交接的壮阔,诗人仿佛可以依靠在这浩瀚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一种与天地合一的辽阔感。最后一句“岭树小如簪”则通过对山树的比喻,表现了远近高低的变化,增强了景象的层次感。这种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杨慎深厚的诗歌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淡泊。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反映了杨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积雨始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慎
C. 杜甫
D. 白居易
“岭树小如簪”中“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器物
C. 一种花
D. 一种山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人情世故的失望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人生的苦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