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21
望海潮
作者:刘一止 〔宋代〕
东郊人报,春风消息,先归御柳宫梅。
残雪恋枝,轻阴阁雨,郁葱瑞气佳哉。
清晓九门开。听舜韶声举,迤逦天街。
双阙连云,六鳌横海驾峰来。
华灯竞簇楼台。正丰年共乐,欢意徘徊。
帘卷弄妆,尘香趁马,轻寒细入人怀。
争待凤舆回。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莱。
是处歌谣,太平声入万年杯。
东郊的百姓传来春风的消息,首先带来了柳树和梅花的归来。
残雪依恋着树枝,轻柔的阴云伴随着细雨,郁郁葱葱的气象真是美好啊。
清晨的九门大开,听,舜的乐声在响起,蜿蜒的天街令人向往。
双阙与云相连,六鳌在海上乘风而至。
华灯在楼台上争相闪烁,正值丰年,大家欢聚乐庆,心情愉悦。
帘子卷起,妆容轻弄,尘香随马而来,微寒细雨轻轻入怀。
大家都在等待凤舆的归来。看那满天的星斗,仿佛从蓬莱移下来。
各处歌声欢快,太平的声音流入万年酒杯。
刘一止,字景璉,号梦窗,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具有浓厚的山水田园气息,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
《望海潮》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快乐,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
《望海潮》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开篇即以“东郊人报,春风消息”引入,生动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诗中通过“残雪恋枝”的描写,展现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九门开”和“舜韶声举”等意象,展现了朝廷的繁荣与和谐,体现了国家的兴旺与人民的幸福。通过“华灯竞簇楼台”与“欢意徘徊”的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喜庆的气氛,仿佛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欢庆之中。
后半部分,诗人以“争待凤舆回”引导出对未来的期待与盼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结尾的“太平声入万年杯”则是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祝愿,寓意着对长久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品味无穷。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生机和社会的繁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与关怀。
这些意象汇聚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歌的丰富内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诗中提到的“舜韶”指的是谁的音乐?
A. 孔子
B. 周公
C. 舜帝
D. 孟子
“九门开”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繁荣
C. 战争
D. 离别
诗中“凤舆”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权威与荣耀
C. 文化
D. 乡愁
与唐代李白的《春江花月夜》相比,《望海潮》更加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社会的繁荣,而李白的作品则更突出自然的壮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意蕴。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望海潮》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