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24
望海潮 星回节,邛海观炬,题孤云阁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疆分邛笮,天开蒙巂,千秋儿女风云。
身殉故衣,骸归铁钏,珊瑚骨化飞燐。
攒火海城滨。映水天一碧,鳌驾嬉春。
烬冷松明,事遗彤管,怨蛮熏。
年年六诏佳辰。吊阿南蹈义,慈善能军。
霜柏段祠,猗芦主,香销莫返贞魂。
千炬舞波臣。共万星珠迸,迎送潮神。
换了红桑几树,朝日上暾暾。
这首诗描绘了星辰轮回的时节,在邛海观赏火炬,题写于孤云阁。诗中提到疆域的分割和天际的开阔,千秋的儿女承载着风云变幻。身躯虽已殉道,遗骸却能归还铁钏,像是珊瑚般化作飞燐。火光聚集在海边,映照着清澈的水天,海鳌欢快地驾驭春天。冷却的烬火伴着松明,往事如彤管般遗留在心,残留着对蛮族的怨恨。每年都在庆祝佳节,吊唁阿南的义举,慈善却能成就军功。霜柏环绕着段祠,芦苇轻摇,香火已焚尽,贞洁的灵魂无法返回。千道火炬在波间舞动,与万颗星珠一同迎送潮神。红桑树换了一批,朝阳照耀着大地。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战乱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表达对故友及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纪念与追思的节日,作者借此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逝去灵魂的敬畏,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重视。
这首《望海潮》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对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疆分邛笮,天开蒙巂”引入,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类历史的变迁与沧桑。接着,诗人通过“身殉故衣,骸归铁钏”表达对忠诚与牺牲的赞美,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珊瑚骨化飞燐”将逝者的灵魂比喻为光辉的存在,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后面的“千炬舞波臣,共万星珠迸”则描绘了热烈的节日氛围,火炬与星辰交相辉映,象征着希望与团结。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故人的追思,又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而富有韵律,意象生动而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珊瑚骨化飞燐”)、拟人(如“鳌驾嬉春”)、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逝者的缅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疆分邛笮”指的是哪个地名?
“身殉故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另一首表现历史与情感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进行比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