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02
原文展示: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白话文翻译:
在杞国的岸边放舟,汴渠的水正向东流去。汹涌的河水与船相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与水一同向东流去。船与水似乎永不分离,从未改变它们的位置。世人对于动静感到迷惑,顺流而下却怀疑是在逆流而上。否则就会追逐波浪,被水流所迷惑。我写下这首放舟的诗,阐明这流水的道理。年老的我还能做什么呢?只是用这首诗来维持世间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创作于元佑六年(1091年),诗人从阳翟(今河南禹州)前往睢阳(今河南商丘)迎接翰林苏公,途中所作。
创作背景: 诗人通过放舟水上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放舟水上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描绘了水流的汹涌和船只的漂浮,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和谐。诗人通过“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表达了船与水永不分离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界的恒常和人生的不变。后文通过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诗人表达了对世人的关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放舟水上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人在动静之间的迷惑和追逐波浪的警示。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恒常来反思人生的不变,提醒世人应顺应自然,不应盲目追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舟水讵相离”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船与水永不分离 B. 船与水经常分离 C. 船与水偶尔分离 答案:A
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A. 自然界的恒常 B. 人生的变化 C. 世人的迷惑 答案:A
诗中“老矣耄何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无奈 B. 满足 C. 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