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45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 其二
作者:范成大
文场宁复鬓霜宜,白玉堂前雪霁时。
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全诗翻译:
在文场上,渐渐白了鬓发,正是适合的年纪;在白玉堂前,雪过天晴的时刻。
不在乎那些轻狂的言论和忌讳,光秃的毛笔和冰冷的砚台,终究显得平常无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白玉堂”可以视为一个文人雅集的象征,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经历个人生活的起伏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歌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文人气节的坚持。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感慨。全诗从个人的感受出发,以“文场宁复鬓霜宜”开篇,既描绘了自己的年华渐逝,也引出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白玉堂前雪霁时”,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明朗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则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的反思。他不在乎世俗的评价与偏见,反而更看重个人的真诚与执着。这种态度与诗的清新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意境上清新脱俗,体现了范成大作为一位文人的深刻思考和淡泊心境,既是一种自我反省,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评价的淡然态度,表明了对真诚创作的追求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白玉堂”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家
B. 文人雅集的场所
C. 自然风景
D. 学校
诗中提到的“狂言”指的是什么?
A. 轻率的言辞
B. 诚挚的言语
C. 诗人的思想
D. 社会的偏见
答案:
1.C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作品与陶渊明的作品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淡泊明志的情怀,但范成大更注重文人身份的自省,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