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二十四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4-28 03:19:01

诗句

羞逐鸱夷放钓船。

五湖明月秣陵烟。

过江名士如相问,姓字犹悬尺五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9:01

原文展示:

羞逐鸱夷放钓船。五湖明月秣陵烟。过江名士如相问,姓字犹悬尺五天。

白话文翻译:

我羞于跟随鸱夷那样放下钓船。五湖之上,明月照耀着秣陵的烟雾。如果有过江的名士向我询问,我的姓名仍悬而未决。

注释:

字词注释:

  • 羞逐:感到羞愧跟随,逐:跟随。
  • 鸱夷:古代一种水鸟,常用于比喻放下钓竿钓鱼的人。
  • 放钓船:放下钓竿,意指休闲垂钓。
  • 五湖:指广阔的湖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一带。
  • 过江名士:指名声在外的文人。
  • 姓字犹悬:我的姓名依然悬而未决,未公布。

典故解析:

  • 鸱夷:在古代文人中,鸱夷常被用来比喻那些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可能在此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五湖明月:明月照耀五湖,常用以描绘诗意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与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周岸登的隐逸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名士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开篇以"羞逐鸱夷放钓船"引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不愿意像鸱夷那样放下钓竿,沉迷于闲适的钓鱼生活,而是更倾向于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矛盾的情感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一方面,诗人向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对名士的身份和责任感到不安。

接下来的描写"五湖明月秣陵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月光洒在五湖之上,烟雾缭绕,构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这种自然的描绘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美感,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过江名士如相问,姓字犹悬尺五天"则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名士生活的自我定位。他意识到,即使有机会与这些名士交流,自己的身份却依然模糊,未能得到认同。此处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名士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羞逐鸱夷放钓船:诗人开篇就表达了对自我身份的思考,羞于追随鸱夷那样的生活方式,暗示对隐逸生活的反思。
  • 五湖明月秣陵烟: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爱慕和向往。
  • 过江名士如相问:如果有名士询问,诗人思考自己是否能被认同。
  • 姓字犹悬尺五天:诗人自我反思,表明自己在名士中仍然感到身份模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逸生活比作“放钓船”,增强了生活态度的对比。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社会角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鸱夷: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 明月:象征宁静与清晰的思考。
  • 五湖:代表广阔的自然,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羞逐鸱夷放钓船”中的“逐”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跟随
    C. 丢弃
    D. 逃避

  2. “五湖明月秣陵烟”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反映了什么? A. 宁静
    B. 喧闹
    C. 恐惧
    D. 竞争

  3. 诗人对名士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忽视
    C. 反思
    D. 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周岸登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对自然景象有着深刻的描绘,但周岸登更关注于身份认同问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初秋 赵知监惠牡丹二首 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 始生之日石子寿我以诗所以相属之意再三甚厚饮其酒歌其诗既至于醉也援笔为十韵报之 道中四绝 移司道中四绝 其三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一 索酒 早春有感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缀玉联珠 乛字旁的字 包含砧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嗣王 魂飞胆战 批隙导竨 貝字旁的字 避羞 丿字旁的字 率达 饭牛屠狗 兔尽狗烹 精悍短小 疋字旁的字 西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