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35
自有林亭不得闲,
陌尘宫树是非间。
终南长在茅檐外,
别向人间看华山。
这座林亭从来没有闲暇的时候,
在尘世的纷扰中,宫外的树木也充满是非。
终南山依然矗立在茅檐之外,
我却不愿再向人间去看华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号湘君,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以其词作见长,精通诗文,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华阴韦氏林亭》创作于温庭筠晚年,诗人常常在山林间隐居,追求宁静与超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华阴韦氏林亭》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林亭、宫树、终南山和华山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排斥。诗的开头提到“自有林亭不得闲”,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身处山林之中却仍感到忙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隐者的生活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惬意。紧接着“陌尘宫树是非间”,表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象征着权力中心的复杂与纷争。
“终南长在茅檐外”,则通过地理意象的描写,强调了诗人对终南山的依恋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茅檐之外的终南山仿佛是诗人心灵的归宿。而最后一句“别向人间看华山”,则是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留恋和对尘世的决绝,表现出他宁愿远离繁华,选择隐逸生活的坚定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温庭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林亭、宫树、终南山和华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反映了隐逸思想的深刻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林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
C. 权力
D. 战争
“陌尘”指的是什么?
A. 清净
B. 尘世的纷扰
C. 自然
D. 诗意
诗人对华山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喜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温庭筠与王维的诗歌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但王维更加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温庭筠则侧重于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与温庭筠的“自有林亭不得闲”形成对比,前者体现自然的宁静,后者则表达隐士的无奈与对世俗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