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3
原文展示:
雨睡得鸣治诗次韵奉答 李东阳 〔明代〕 十日长安阴复晴,满庭幽草乱愁生。 青绫梦蝶晨犹恋,紫陌闻鸡夜亦惊。 顾影独怜身似客,对门应觉路难行。 亦知散事非真隐,犹有诗人忆姓名。
白话文翻译:
连续十天长安城阴雨连绵后放晴,庭院中幽暗的草丛中忧愁滋生。 清晨仍然留恋着青绫上梦蝶的幻影,夜晚听到鸡鸣也会感到惊恐。 独自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自己像是个过客,面对着门前的路觉得难以行走。 也知道散漫的事务并非真正的隐居,但仍有诗人记得我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长于七言律诗。此诗可能是在长安(北京)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对友人鸣治的诗作的次韵奉答,可能是在长安任职期间,感受到官场的压力和生活的单调,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天气变化的描绘,以及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青绫梦蝶”和“紫陌闻鸡”两个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诗人通过“顾影独怜身似客”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李东阳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孤独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绫梦蝶”出自哪个典故? A. 《庄子·齐物论》 B. 《史记·项羽本纪》 C. 《论语》 D. 《孟子》
诗中“紫陌闻鸡”象征什么? A. 理想和自由 B. 现实和警觉 C. 忧郁和孤独 D. 隐逸和自由
诗中“顾影独怜身似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厌倦 D. 警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