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38
百年过半也。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风儿渐凉也。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田园暇也。矍铄哉是翁也。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休也。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浮生梦也。皇皇欲奚为也。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可妨也。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过半的感慨,感到壮志未酬,白发渐生。随着秋风渐凉,中秋的圆月也将升起,田园生活显得闲适。年长之人尚且神采奕奕,回忆曾经的壮志豪情,却发现自己对四方的理想未能实现。对于世俗的繁琐,作者觉得无所谓,生活的琐事如同梦幻一般。面对人生,何必太过执着?趁着闲暇,随意享受简单的生活,笑对一切。最后,向神仙询问,何处是蓬莱?醉乡又在哪里?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李曾伯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戊申年初,正值作者中年,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理想的落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以“百年过半”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中提到的“壮心零落”与“鬓星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失落感与岁月的无情。
随着秋风的到来和中秋月的升起,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田园生活的“暇”与老人的“矍铄”,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虽然人生的理想未能实现,但仍然可以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与淡泊。
整首诗在结构上松散,情感上却层层递进,最后回归到对神仙的询问,显示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以“醉乡”作结,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虽有遗憾,依然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最终归结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诗词测试: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百年过半”意味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隐逸的生活。李白的《将进酒》则强调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展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