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44
《沁园春·极目江涛》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斯行也,非纪网省闼,定引京都。猗欤。愿疾其驱。弹指顷暑收秋又初。向玉阶芳寸,亲承温问,金成十二,细述嘉谟。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极目远眺江涛,望不到人影,怎能治理国家呢?伟大的家风强烈,激发了手段,平生的践履和精密的工夫。冰漕功成,月卿召我入内,虽小却仍然可以登上前途。这种行为,非同小可,定能引导京城。啊,我希望能快点出发。转眼间,夏天就要过去,秋天又将来临。走向玉阶的芳草地,亲自承接温暖的问候,金色的事业已经成功,详细地叙述着美好的谋划。苕霅船边,藕花的香气四溢,思念的人在洞庭的青草湖。明年,我约好携带东老的酒,附上洛阳的英图。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光甫,号致和,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豪放和清新见长,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和内部的挑战,诗人以江涛为寓,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沁园春·极目江涛》通过描绘辽阔的江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极目江涛”便使人感受到一种宽广的视野,接着诗人通过“无有人焉”的设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诗人回忆家族的光辉历史与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对理想和责任的追求。诗的中间部分提到“冰漕功成”,暗示着经过努力而成就的事业,体现了诗人对成功的渴望和希望。最后,借助“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的意象,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全诗不仅仅停留在对国家的思考,还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立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忧国忧民,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与对个人努力的肯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极目江涛”中的“极目”意为:
A. 目光短浅
B. 远眺
C. 目光模糊
诗中提到的“冰漕功成”是指:
A. 冰川的形成
B. 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功
C. 冰淇淋的制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沁园春·极目江涛》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李曾伯更加强调国家的责任与个人的努力,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