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37
野客吟残,月岩水落。坐断白云,死不再活。只将宗镜鉴惟心,法眼重重添翳膜。翳无药,光烁烁。要识永明妙旨,更添香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野外的诗人,吟唱完毕,月光照耀着岩石,水流缓缓退去。他在云间久坐,似乎已死去,无法再复生。只将心灵如同宗教的明镜般反省,然而法眼却层层被遮蔽,无法看清。遮蔽是无药可医的,光芒依旧闪耀。若想理解永明的深奥旨意,便需更加努力修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绍昙,宋代高僧,精通佛教哲学,主张心灵的觉悟与修行。他的诗作多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展现出对自然、心灵与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一个充满文化与哲学探讨的时期,佛教与道教的思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背景。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智慧的思考。开篇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野客,他在月光下吟唱,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感悟。月岩水落,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诗人在此刻似乎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反省,诗人强调心灵的明镜和法眼的重要性,这里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翳膜的重重叠加,象征着人们在理解真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诗人直面这些障碍,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以及对智慧的追求,情感丰富而深邃,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无常与追求智慧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对内心修行的渴望,强调了在复杂的生活中,如何寻求真正的智慧与觉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岩水落”表示什么?
诗人用“翳膜”来比喻什么?
“要识永明妙旨”中的“永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