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5:34
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西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
前辈的日子越来越久远,文人们的风范令人感到悲哀。
西方的人们都注重友谊,而近代的风气却没有师承的榜样。
在晚年的时候,刚开始聚集创作的作品,而中年时我则专注于欣赏诗歌。
虽然有些诗体的风格来自云南,但世俗的人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本诗中提到的“前辈”可以引申至中国古代文人对前辈的敬重,以及对当代文人风气的批判。诗中提到的“西人皆尚友”,反映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关注与思考,而“近世例无师”则表达了对当代缺乏师承关系的感慨。“晚节初寮集”则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自省。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骥,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尤其以其诗词在文人圈中颇具影响力。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思想深邃,作品多反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刘克庄创作此诗时,正值社会文化变迁之际,古典文化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文人们对传统的尊重与现代的追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忧虑和思考。
本诗通过前辈与当代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文化传承的断裂与文人自我定位的困境。开头的两句“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通过对前辈的追思,表达了对当代文人精神缺失的忧虑。接着提到“西人皆尚友”,显示出对西方文化重视人际关系的赞赏,而“近世例无师”则是对现代社会缺乏师承关系的批判,说明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淡化。后面几句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创作状态,表现出他在面对文化变迁时的无奈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沉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对文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
诗词测试: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前辈”指的是?
a) 现代文人
b) 古代文人
c) 西方文人
答案:b
诗中提到“西人皆尚友”反映了什么?
a) 对友情的重视
b) 对文人的批评
c) 对诗歌的欣赏
答案:a
“近世例无师”的意思是?
a) 现代人都有老师
b) 现代社会缺乏师承
c) 古代有很多师傅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