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36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
大哉夫差国,坐占天一方。
夫差醉莲宫,巨浪摇不醒。
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
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
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茫茫的云海重重叠叠,其中隐现着苍翠的山峦。
伟大的夫差国,坐拥天边的一方天地。
夫差在醉酒中梦游莲花宫,巨浪也无法将他唤醒。
越国的军队从何而来,竟然夺走了我那万顷美玉。
年年在这亭子上迎来秋天,听着一曲笛声,令人感到千古的愁苦。
谁能理解这些事情,低飞的双白鸥又在何方。
姜夔(约1150年-1220年),字尧臣,号白石,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兼具文人情怀与自然美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云海与山峦,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华藏寺云海亭望具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茫茫的云海和苍翠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深远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超然的境界。诗人以“夫差国”作为切入点,借历史的洪流来反映个人的思考。夫差醉酒的描写,似乎在暗示着权力的奢华与无知,巨浪摇不醒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奈。诗中提到的“夺我玉万顷”,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惋惜,更是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警醒。
在最后两句中,“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蕴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笛声象征着无尽的愁苦,而双白鸥的飞翔则暗示着自由与孤独的对比。整首诗在情感的传达上,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学的深度和艺术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反思。
夫差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A. 越国
B. 吴国
C. 齐国
答案:B
“年年亭上秋”中“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处景观
C. 一种情感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巨浪摇不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惋惜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