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5:24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
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
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
犹恨幽香作许慳,小迟春心透。
苔藓覆盖的石头在斜阳下显得有些阻碍,松树的细枝低垂着,仿佛在遮挡视线。黄昏时分,天色渐暗,眼前的景色稍显消瘦,似乎比往年更加憔悴。刚刚醒来,喝酒的感觉依旧清凉,坐在竹阁里吟诵诗句。心中仍旧惋惜那幽香,仿佛是多余的奢望,春天的心情渐渐浮现。
这首词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及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臣,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与变迁,姜夔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卜算子·藓干石斜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切观察以及对生命感悟的哲思。开篇以“藓干石斜妨”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苔藓和石头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日暮冥冥一见来”,黄昏的描写不仅是时间的过渡,更是心境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光阴的思念与感伤。
词中“犹恨幽香作许慳”一句,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诗人把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透过景物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也能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诗中“藓干石斜妨”意指什么?
词中“日暮冥冥”描绘的是哪一种情景?
诗人对“幽香”的感受是?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卜算子·藓干石斜妨》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