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04
带束江淮翠岫围,掌窥台殿碧鳞差。刘郎句里登临眼,压倒三江二水诗。
这首诗描绘了江淮的青翠山峦环绕着,手掌轻轻探望着碧绿的鳞片在台殿上闪烁。诗中提到刘郎的诗句,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景,感觉压倒了三江和两条河流的气势。
范成大(1126-1193),字君远,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以诗歌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以江淮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开头的“带束江淮翠岫围”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山峦环绕,似乎将诗人包围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接下来的“掌窥台殿碧鳞差”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台殿风光的细致观察,仿佛把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刘郎的诗句,暗示了诗人对诗歌的追求与对伟大诗人的敬仰。这里的“登临眼”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是对诗歌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在壮丽山河中,诗歌所能达到的情感共鸣和精神高度。
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引入诗歌,表达了对生命和艺术的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诗中“带束江淮翠岫围”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刘郎”在诗中代表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范成大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的主题,均以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然而,杜甫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范成大则更加关注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