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7:15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
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屋顶上的鸟在秋天啄食,明天的箭道将要通往东都。
宫中也有风流之事,但比不上渔阳突骑的粗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作者通过描写鸟鸣和箭道,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鸟鸣与东都的军事动向,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剥啄延秋屋上鸟”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秋日图景,鸟儿在屋顶啄食,暗示着生活的安逸与惬意。接着“明朝箭道入东都”,则从和平的自然转向紧迫的军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宫中虽然有风流之事,但与外界的粗犷勇猛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反差不仅揭示了社会的浮华与虚妄,更反映出诗人对真正英雄气概的追求。
整首诗气韵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使这首诗成为了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和平与英雄气概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剥啄延秋屋上鸟”中“剥啄”指的是什么?
A. 吃饭 B. 啄食 C. 飞翔 D. 叫声
答案:B
“明朝箭道入东都”中的“箭道”象征什么?
A. 农田 B. 交通 C. 战争 D. 宫廷
答案:C
诗中提到的“渔阳突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和平 B. 勇猛 C. 富贵 D. 文化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与范成大的《题开元天宝遗事》均对自然的描绘充满感情,但李白更为浪漫,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范成大则更具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