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43
宿牧马山胜果寺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
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在胜果寺的夜晚,佛祖的灯光已经熄灭,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的余辉;刚刚安顿好旅途的枕头,却又被外界的声响所惊扰。月光照耀,使我误以为已经是黎明;溪水潺潺的声音,仿佛听作松树的低语。
范成大(1126-1193),字叔明,号石湖,浙江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因其诗词多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而闻名。他的作品以清新、幽雅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在寺庙中夜宿时的感悟。诗人通过夜晚的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夜宿寺庙时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一方面描绘了寺庙的宁静,另一方面却暗示了旅途的疲惫与内心的不安。诗人在灯光熄灭的瞬间,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外界的扰动,让人感到惊讶和不安。
接下来的“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通过对月光和溪水的描写,诗人将夜晚的景象与晨曦的期待相结合,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月光明亮,溪水流淌,诗人将这些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意境简洁而深远,蕴含着对宁静与喧嚣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全诗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情感基调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浮躁世态的反思。
诗中“佛灯已暗还吐”中的“吐”指什么?
A. 吐出光亮
B. 吐出烟雾
C. 吐出声音
D. 吐出气息
诗人在夜晚误将月色看作晓色,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A. 迷茫与无助
B. 对时间的敏感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自然的感慨
诗中“溪声听作松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与比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及其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