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夕不寤

《秋夕不寤》

时间: 2025-07-31 01:41:20

诗句

倦枕回尤数,东方不肯明。

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41:20

原文展示: 秋夕不寤 宋祁 〔宋代〕 倦枕回尤数,东方不肯明。 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

白话文翻译: 我疲惫地躺在枕头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间似乎过得特别慢,东方天际迟迟不肯露出曙光。 我只是因为无法入睡,整夜听着蟋蟀的叫声。

注释:

  • 倦枕:疲惫地躺在枕头上。
  • 回尤数: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东方不肯明:指天亮得特别慢。
  • 无睡:无法入睡。
  • 著蛩声:听着蟋蟀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因无法入睡而感到疲惫,整夜听着蟋蟀的叫声。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秋夜无法入睡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倦枕回尤数”和“东方不肯明”描绘了诗人辗转反侧、时间似乎停滞的感受,而“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无奈。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诗中的寂寥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枕回尤数”:诗人疲惫地躺在枕头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东方不肯明”:天亮得特别慢,时间似乎停滞,增强了诗中的孤独和无奈感。
  • “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诗人整夜无法入睡,只能听着蟋蟀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东方不肯明”将东方天际拟人化,赋予了时间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中的孤独和无奈感。
  • 意象:“著蛩声”通过蟋蟀的叫声这一意象,增添了诗中的寂寥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秋夜无法入睡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描绘诗人辗转反侧、时间停滞和蟋蟀的叫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倦枕:疲惫地躺在枕头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东方不肯明:天亮得特别慢,时间似乎停滞,增强了诗中的孤独和无奈感。
  • 著蛩声: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诗中的寂寥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倦枕回尤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疲惫 D. 无奈
  2. “东方不肯明”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著蛩声”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鸟叫声 B. 风声 C. 蟋蟀叫声 D. 雨声

答案:

  1. C. 疲惫
  2. B. 拟人
  3. C. 蟋蟀叫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夕》:描绘秋夜的寂寥和孤独。
  • 王维《秋夜曲》:通过秋夜的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秋夕》与宋祁《秋夕不寤》:都描绘了秋夜的寂寥和孤独,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宋代文学的整体发展。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刘类元 黄夫人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 再和 题外舅提刑杨大夫墓 题三衢于艮室 和宇文汉州□□气房楼记诗 李参政 其五 王宜人挽诗 于眉州挽诗 赠术士龚恢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才疏智浅 厖错 昌庭 得寸进尺 人工 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然然可可 反犬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开创 鞋弓袜小 羲爻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