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3:58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阴山横亘千里,东西延展,秋天的声音在溪水中回响。
猿猴和鸿鹄都无法越过这座高山,天兵百万奔驰,踏着霜雪而来。
万顷松林中松风阵阵,松子飘落,苍翠映衬着流水。
六丁神仙何以自夸?天台、罗浮山已被移至此地。
云霞遮掩,群山重重叠叠,峰峦耸立,显得何等雄伟。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阻挡西域的天险,少有人烟与中原相通。
小路蜿蜒曲折,山角甚至高耸入云,几乎触不到天。
溪水寒风萧萧,空山中花落,只有孤影寂寞。
四十八座桥上,雁群横行,真是绝胜之游。
登高俯瞩,山势万仞,让人感到无比恐惧。
百里镜湖在山顶,晨昏时分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山南山北多幽深险绝,几股飞泉悬挂千丈。
大河向西流淌,波涛汹涌,千溪万壑汇聚成流。
你言辞华丽,壮阔奇诞,然而造物主却无所作为。
山高四更之时才露出月影,八月的山峰半埋在雪中。
遥想山外的边境军队,西风冷彻,战衣铮然。
耶律楚材,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擅长诗文,尤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诗作于元代,作者在游览阴山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边境的险峻,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过阴山和人韵》展现了阴山的雄伟和险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全诗以阴山为主线,通过秋声、猿猱、松风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诗的开头通过“阴山千里”引入,接着描绘秋声回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随着诗句的展开,描绘的对象逐渐转向阴山的险峻与边境的冷酷,反映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猿猱与天兵)、拟人(松风落松子)、排比(山南山北多幽绝)等,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悲壮的情感。整首诗在高亢的意象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忧思,令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更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边境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诗中“阴山千里”意指什么?
A. 山的险峻
B. 山的广阔
C. 山的美丽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猿猱鸿鹄”象征什么?
A. 高飞的生物
B. 低飞的生物
C. 水中的生物
答案: A
诗歌中的“天兵百万”指代什么?
A. 农民
B. 士兵
C. 商人
答案: B
耶律楚材的《过阴山》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前者更强调边境的险峻和历史的悲凉,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山水的向往与隐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