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1:37
庚辰西域清明
耶律楚材
清明时节过边城,
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
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
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
梨花深院鹧鸪声。
在清明时节,我来到边境的小城,
远道而来的客人,心中有多少情感涌现。
野鸟在耳边鸣叫,却难以解读它们的言语,
山花盛开,却不知其名。
葡萄酒已酿成,愁肠百结,心绪乱如麻,
手握玛瑙杯,寒冷的酒却令我眼神清明。
遥想故乡,如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梨花盛开的深院里,传来鹧鸪的鸣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伯琦,契丹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在元代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其文学成就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庚辰西域清明》创作于元代,诗人在这个时期身处西域,经历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地生活的感触。清明节的到来,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开头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身处边城的情景,清明时节本应是春暖花开的时光,但诗人却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野鸟的鸣叫与山花的绚烂,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却又难以解读,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蒲萄酒熟愁肠乱”和“玛瑙杯寒醉眼明”,表达了在酒中寻找慰藉的心情。酒可以让人陶醉,却又不能消解内心的愁苦。最后两句“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故乡的梨花与鹧鸪声,成为诗人心中最深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独特的生活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对自然美和生活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什么?
诗中的“蒲萄酒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遥想故园今好在”中“今好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耶律楚材的《庚辰西域清明》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的情感基调,都是在特定节日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杜甫的《春望》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耶律楚材则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