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4:42
读贤愚录
为妹不傍贵,为妇不慢贫。
为母不纵情,三德今播人。
胡翁与著录,苏倩为书珉。
比诸孟氏贤,义已同择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品质的崇尚。他认为,作为姐妹不应依附于富贵的人,作为妻子不应轻视贫穷的生活,作为母亲不应放纵自己的情感。三种德行如今被广泛传播。胡翁和苏倩都被记录下来,前者的成就和后者的书法都值得赞赏。与孟氏家族的贤德相比,他们的义行已经可以和邻里相提并论。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雪窗,宋代诗人,尤以律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道德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读贤愚录》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革时期。梅尧臣通过这首诗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应有的德行,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读贤愚录》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示了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三德”概念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内心的品德而非外在的财富。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比,梅尧臣展现了对贤良淑德的赞美,极力倡导一种理想的道德观。诗中提到的胡翁与苏倩,既是对当时贤人的认可,也反映出社会对道德典范的追寻。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倡导女性应具备独立、自尊与责任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道德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三德”是指哪三种德行?
诗中提到的胡翁和苏倩分别代表什么?
与杜甫在《春望》中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相比,梅尧臣在《读贤愚录》中更注重家庭道德与个人修养,展现出不同的关注点和情感基调。